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高速增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但是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制约着产业链的演化,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资源型产业链上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链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驱动产业链升级以应对产业外部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强化。本课题从产业链知识驱动的视角,分析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对产业链价值创造和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贵州磷化工产业链为研究案例,根据资源型产业的特征、产业链演化、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特点,揭示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本课题有助于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建立起依靠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助于西部地区制定各具特色的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切实发挥产业链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功能。
资源型产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高速增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但是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过度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本课题以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升级为目标,以产业链理论和知识理论为研究平台,从产业链演进过程、产业链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升级作用机理三个维度构建知识驱动下产业链升级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工具,从知识的视角,分析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对产业链价值创造和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并选择贵州磷化工产业链为研究案例,揭示知识驱动下的贵州磷化工产业链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探明制约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依赖于自然资源,以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链,其作为要素协同共生的动态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非线性作用、信息的流动与反馈等引起并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工制约着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由于所掌握知识的不同导致各个环节创造价值的差异性,价值和利润在产业价值链上转移,由此推动资源型产业链演化。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演进程度和发育程度不同,它们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的作用和发展模式不同。根据这一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链,从知识驱动视角,从企业、产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制订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对策建议,实现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从不可持续的资源驱动向可持续的绿色的知识驱动转变。本课题有助于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建立起依靠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知识驱动下西部地区能源密集型产业链低碳化发展研究 - 以贵州铝及铝加工产业链为例
产业链金融信用风险致因机理与预警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乳业产业链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区域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理论与模式研究- - 以中国林-浆-纸产业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