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环境污染的市场定价,把污染排放计入生产成本比较困难,对环境公共政策的出台以及绿色增长核算造成了障碍。鉴于此,本项目以区域为考察对象,紧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演进,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对污染物影子价格的度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整合和创新,构建模型可数学化、方法可计算化、计算可程序化的污染物影子价格的度量方法体系,开发"区域污染影子价格动态监测系统"的软件包;研究污染物影子价格在环境税制定、排污交易定价等政策以及绿色增长核算上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其作为政策制定基础的可行性,为建立健全改善我国区域环境公共政策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由于国内缺少污染物排放的完善交易市场,这给准确地衡量污染物的市场价格以及制订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造成了障碍。本项目以中国各省区为研究对象,在考察了各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关系,探讨了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演进态势之后,从环境经济学理论、影子价格理论和非期望产出生产的几种不同方式等方面给出了污染物影子价格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影子价格的度量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整合,系统地考察了两类方法: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构建了两类方法形式的数学化以及可计算化的方法体系。. 运用自开发污染物影子价格系统,主要利用非参数方法研究了中国1995-2011年29个省区SO2、CO2和COD三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研究发现:非参数方法得到的结果比参数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更符合各地实际;整体上,三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一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在逐步上升;东部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发展中地区有着更高的影子价格;各地区能源的使用量、污染排放量、收入水平、工业化程度以及城市化、人口和贸易开放度等都对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低起着重要影响。基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利用Laspeyres指数、Paasche指数、Fisher指数以及Tornqvist指数等四种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各省区绿色生产率的核算,并分为SO2和COD以及CO2两类污染物进行估计,结果发现:各省区平均绿色TFP增长率约为1-2%左右,多年来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东部地区绿色TF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多年来的绿色生产率增长乏力。. 为了更进一步增强项目研究的应用性,研究最后探讨了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历史、现状及企业调研的案例,并给出了经验启示。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各地早期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建设情况,归纳了国内多地排污交易的运行现状,指出目前国内排污交易的问题。通过收集和调研国内东中西部36家大中型有排污权交易的企业,分析了它们的主要交易物,初始排污权的来源以及交易价格。发现目前的污染物交易主要以SO2为主,初始排污权多是政府免费发放,价格实践中远低于理论预期。最后给出了完善国内排污交易的主要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BM-MSCs通过DCN调控急性肺损伤自噬关键蛋白Beclin-1与LC3B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p75NTR基因859G>A(Arg245Gln)点突变对Aβ沉积、代谢及其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和机制
医疗服务价格区域比较的多边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
模型不确定性下的风险度量与资产定价及双价格经济均衡
组织文化度量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线性标度量子化学方法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