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三维)芯片技术已经成为集成电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TSV(Through-Silicon Vias,过硅通孔)的过硅特性、工艺复杂性、可靠性,其对3D芯片布图阶段的影响大大超过二维时期,急需对TSV进行模块化设计,特别是容错设计,使之融入3D芯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布图设计流程。.本项目拟研究:(1)协同考虑TSV块导热效应与功能模块热量情况的TSV块预布图方法,避免因布图而导致芯片出现"热斑";(2)具备指定容错能力的自修复TSV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新增少量冗余TSV,满足TSV块整体容错能力的需求;(3)针对自修复TSV块扩充影响的布图优化方法,考虑热量与面积约束,通过TSV块扩充策略优化已有的预布图,安置新增的冗余TSV和专用散热TSV。.本项目拟实现满足不同容错能力需求的TSV标准模块自动生成、自动布图、自动优化,对完善3D芯片的EDA布图设计流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D(三维)芯片技术已经成为集成电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TSV(Through-Silicon Vias,过硅通孔)的过硅特性、工艺复杂性、可靠性,其对3D芯片布图阶段的影响大大超过二维时期,急需进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D芯片中热量敏感的自修复TSV块布图与设计方法研究”于2011年立项,执行周期从2012年开始-2014年结束。在立项之初,本项目提出在3D芯片布图阶段,对TSV进行模块化设计,特别是容错设计,融入3D芯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布图设计流程,协同考虑。经过3年的项目执行期,通过长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顺利实现了项目的研究目标。.本项目成果包括:(1)协同考虑TSV块导热影响与功能模块的热量情况,提出无“ 热斑” 的3D 芯片预布图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在EDA设计流程中,初步确定TSV 块与功能模块位置;(2)提出了自修复TSV模块化设计方法与结构。根据需求生成具有指定修复能力的TSV标准模块,提供给EDA设计流程中使用;(3)提出自修复TSV块扩充策略。在已有的TSV块预布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安置新增的冗余TSV和专用散热TSV。(4)在上述设计中,进行低功耗、低热量设计,避免“热斑”,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较完整的有助热量散失的自修复TSV 块布图与设计方法,有利于整合入标准的EDA 设计流程。.综上所述,本项目在3年项目执行期内,顺利的完成了项目的预定目标,提出了热量敏感的3D芯片布图与设计方法。同时,在本项目的支撑下,培养了申请人所在的研究方向队伍,锻炼与培养了相关研究生。本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为本研究方向进一步深入科研,提高学术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MMIC设计理论与性能布图的研究
基于TSV测试与容错的3D芯片良率提升方法研究
微波毫米波3D TSV/IPD 建模与研究
面向时序设计的布图规划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