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相关环路研究多集中在皮层上,而对脑干部位的功能环路及皮层-脑干交互环路的研究却进行得很少。针对在此病中与情感相关的皮层-脑干功能性神经环路不明,以及在应对情绪刺激时的其人格特质不祥的现状,我们假设这类疾病患者的前额叶-额叶-脑干环路在情绪的诱发状态下会表现出与健康被试明显不同的特点,且与其特有的障碍人格特质相关。我们打算在100名双相情感障碍I型、100名双相情感障碍II型患者和200健康被试中实施面部情绪、情景情绪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颞肌外感受抑制和人格特质等多维度测评。目前已有的预实验结果也有向我们本假设靠拢的趋势。本项目拟从皮层认知、脑干反射、皮层-脑干交互以及人格特质多层次进行分析,来阐述双相情感障碍功能性环路的共性与个体差异,以揭示这一环路在其发病机理中的交互机制,并对其他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环路机制的探讨提供参考,本项目符合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目标。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加工功能环路受到了何种损伤?这些损伤是否存在着情绪情景的状态特点?抑或存在着与人格特质相关的持续性特点?这是本项目的研究问题。我们一共在133名双相情感障碍I型 (BD I)、91名II型 (BD II) 患者及400名健康志愿者中分别开展了情绪情景下事件相关电位、颞肌外感受抑制实验及人格功能测评。我们采用了脑电成分形态分析和溯源、脑干反射形态分析和正常/障碍人格特质评估。BD I和II型患者在正常人格特质 (如Impulsive sensation seeking) 和在多数与情绪相关的障碍特质 (如Schizotypal, Avoidant和Obsessive-Compulsive) 的得分上均显著增高,而这些异常也对BD的临床情绪状态 (如躁狂、轻躁狂、抑郁) 有较高的预测作用,表明BD患者在各种情绪状态下都有着持续性的人格异常。在悲伤 (sadness, 负性) 情绪情境下,BD I和II患者的lingual gyrus异常激活,可能与他们的抑郁症状有关。而仅有BD II患者其颞肌外感受抑制ES2持续期明显缩短,亦即其脑干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也受到了削弱;同时,这种缩短与其Schizotypal和Obsessive-Compulsive人格障碍功能类型有关,表明BD II患者在其特殊人格特质基础上,出现了lingual gyrus-brainstem inhibitory interneurons环路的异常。在色情 (erotic, 正性) 情绪情境下,健康志愿者和BD I患者激活了参与性唤起的lingual gyrus,而BD II患者的interior temporal gyrus异常激活; BD II患者的ES2持续期也明显缩短,亦即其脑干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也受到了削弱,提示其性唤起可能不是主要由皮层兴奋引起,而是由于脑干抑制功能受损引起的兴奋,而这些缩短与Avoidant和Obsessive-Compulsive人格障碍功能类型有关。总之,BD I和II二型患者在处理sadness 和 erotic情绪时,其脑皮层-脑干环路有所不同;在处理上述两种情绪时,BD II患者动用的脑皮层环路也不同,同时其脑干环路受损较重,而且这些异常均有其人格持续性的特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语义分析的评价对象-情感词对抽取
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定价研究
教学视频播放速度与难易程度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双相I型情感障碍岛叶参与的情感认知环路的脑成像研究
突触亚群形成及其环路功能组建与情感障碍行为的基础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
特异性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情感认知神经环路损害以及易感基因对此环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