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预后极差,目前尚无可靠治疗方法。雄激素受体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成功设计出能有效抑制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TFO),建立了TFO与125I的偶联方法,制备了PLGA纳米载体,并经动物实验证实125I-TFO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以PLGA纳米粒子为载体可明显增强125I-TFO的抗癌效果。本项目拟采用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寡核苷酸适配子与PLGA纳米粒子构建基因靶向药物载体,将125I-TFO高效、靶向导入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进一步探讨寡核苷酸适配子介导反基因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为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抗拒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抗拒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极为必要。现有资料表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R基因可以作为这类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靶点。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已设计并筛选出能够有效抑制AR基因表达的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triplex-forming oligonucleotide, TFO),并标记放射性核素125I,初步探讨了125I-TFO的抑癌效果,结果显示125I-TFO具有潜在的抗前列腺癌应用前景。为提高125I-TFO治疗的靶向性和疗效,本项目拟采用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寡核苷酸适配子(aptamer, Apt)作为靶向剂与PLGA构建纳米基因载体NP-Apt,进一步探讨NP-Apt介导125I-TFO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课题组成功合成了PLGA-PEG-Apt功能性三嵌段复合物,并使用双乳化挥发法制备了125I-TFO-PLGA-PEG-Apt靶向纳米基因药物,扫描电镜显示纳米粒子形态为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激光粒度分析显示粒径为225.2±8.1nm,zeta电位为-35.5±-3.3mV ,包封率为25.4%±3.1% (n=3) ,载药率1.34±0.16μg/mg。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适配子修饰的纳米基因药物细胞摄取率最高,体外研究结果显示,125I-TFO-PLGA-PEG-Apt纳米药物对LNCaP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在药物浓度为60μmol/L后趋于平稳,在72小时可达85.4%。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瘤内注射法瘤体与血液药物浓度比值(T/NT)为8.98,静脉注射法为3.84,提示瘤内注射法的给药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法。以20mg/kg浓度的纳米基因药物对荷瘤裸鼠瘤体给药,连续观察3个月,测量瘤体大小,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AR基因表达。结果显示,125I-TFO-PLGA-PEG-Apt组的抑瘤率可达65.8%,A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125I-TFO-PLGA-PEG-Apt纳米药物具有明显的抗前列腺癌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SDF-1/HOXB4融合蛋白介导间充质干细胞重建造血微环境及对脐血CD34+细胞定向募集的实验研究
河西走廊荒漠区道地中药材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人工种植研究
肝癌细胞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筛选及其介导肝癌靶向放疗的实验研究
NES1基因联合188Re内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金纳米棒结合反义寡核苷酸适配子在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PMSA适配子-穿膜肽靶向高效递送系统介导的siRNA抗前列腺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