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拟以气象部门在西藏拉萨的Brewer#177以及青海瓦里关山的Brewer#054两台臭氧光谱仪对大气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umkehr观测)以及地表UV的光谱观测,对卫星遥测我国青藏高原的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以及UVB的误差特点进行研究,综合利用Brewer仪器、太阳光度计以及模式计算观测,有效确定气溶胶在UVB波段的光学厚度和单次散射反照率(SSA)的基础上,对OMI及历史的TOMS在高原两地的UV产品进行订正。通过验证研究工作,了解卫星产品在青藏高原的误差分布特征,为提高青藏高原地区卫星遥测产品的应用水平提供依据,为提高气象部门的UV指数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西藏拉萨Brewer#177光谱仪的日常观测上程序的设计,加强Brewer#177在卫星过境时间前后对臭氧总量及UV光谱观测测量的密度,减低因观测环境的偶然误差可能给比对验证工作带来的影响后,以BERWER臭氧光谱仪对大气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umkehr观测)以及地表UV的光谱观测,对卫星遥测我国青藏高原的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以及UVB的误差特点进行研究。设计利用遮光法为基于Brewer光谱仪的观测获取UVB波段的气溶胶ω的实验测量技术,并综合Brewer仪器、太阳光度计以及模式计算观测,对OMI及历史的TOMS在高原UV产品进行分析。. 通过对大气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umkehr观测)以及地表UV的光谱观测,结合卫星遥测我国青藏高原的臭氧总量、臭氧垂直廓线以及UVB的数据分析表明:拉萨臭氧主要分布在15 ~ 35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 ~ 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 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 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比较2008-2012年拉萨站地基观测臭氧总量与三种卫星反演产品,评估地基和卫星观测臭氧总量数据的质量信息。结果表明:地基与卫星臭氧总量绝对差别为-10~15DU,相对差别为-4%~4%,日尺度相对差别呈随机分布特征;TOSOMI算法反演的SCIAMACHY臭氧总量更接近地基观测结果,DOAS算法反演OMI臭氧总量与地基观测结果差异最大;云的影响会加剧地基与卫星臭氧总量差异,地基与SCIAMACHY产品差异加剧最为显著;总云量为1至4时对权重UVB平均增减幅度不大,总云量为6至10时,对权重UVB的平均影响表现为衰减,且平均衰减程度随云量等级变高而加剧;总云量等级越高,对权重UVB增强的概率越小;各级总云量云层反射辐射对权重UVB的平均增强没有明显规律,在被太阳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有云天将承受比晴天更强紫外辐射。. 确定了拉萨各波段的CF值,通过CF值再根据每一次有效的DS观测原始数据计算出了拉萨2008年-2013年在UV波段的AOD值,对AOD方面的分析将在2014中继续开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SDF-1/HOXB4融合蛋白介导间充质干细胞重建造血微环境及对脐血CD34+细胞定向募集的实验研究
河西走廊荒漠区道地中药材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人工种植研究
青藏高原卫星臭氧遥感产品精度定量评估
基于地基光学观测的同步轨道卫星搜索、编目及特征识别研究
基于闪电及多种卫星观测数据改进华南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臭氧的数值模拟
对流层臭氧卫星与地基激光雷达精确遥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