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和环境变化是地史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地质事件。关于这次生物灭绝事件的起因,有天体撞击和火山爆发等多种解释。有很多学者把P/T界线事件层中的微球粒作为解释这次灭绝事件起因的一个证据,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报道在华南P/T界线地层中发现微球粒,但这些微球粒的来源以往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随着离子探针测试技术的发展,为测试单个微球粒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提供了可能,也为微球粒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口。本研究拟对华南地区P/T界线层进行系统采样和微球粒分选,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以及先进的离子探针对微球粒进行形态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并与已知各类成因的微球粒的化学和物理特性进行比较,依据微球粒本身的特征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分布情况对微球粒的来源做出判断,并结合详细的古生物学资料,探讨微球粒在解释P/T灭绝事件中的意义,对P/T界线事件的起因提出一些实质性的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腕足类小型化研究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硫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二叠系—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的进一步研究
建立二叠系和三叠系全球性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