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ZnTe晶体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室温X射线和Gamma射线探测器用材料。高均匀性与低缺陷密度是目前大尺寸CdZnTe晶体制备过程中要解决的两大主要问题。本项目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大尺寸CdZnTe化合物半导体的工艺和理论研究。主要包括:(1)结合籽晶和ACRT技术,研究籽晶取向和ACRT参数对晶粒尺寸和晶体生长取向性的影响。(2)探讨不同工艺条件下晶锭中缺陷的形成规律以及与晶体取向的关系,分析大尺寸晶体生长过程中强制对流对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3)研究晶体性能与晶体结构缺陷的对应关系,并揭示其在晶锭中的分布规律。(4)对Te夹杂及其他缺陷进行关联分析,结合缺陷分布规律,讨论不同类型缺陷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理论和工艺上找出控制缺陷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掌握直径为90 mm的高质量探测器用CdZnTe晶体的生长技术。
碲锌镉(CdZnTe,CZT)晶体被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室温核辐射探测器材料。高的成分均匀性与低的缺陷密度是大尺寸CZT晶体生长的两大难题。本项目主要围绕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用大尺寸CZT晶体的生长,研究大尺寸CZT晶体的ACRT及籽晶生长技术、成分、缺陷的分布规律以及Te夹杂与相关缺陷的耦合关系和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大尺寸CZT晶体生长所需的ACRT参数,生长了直径为60 mm和100 mm的CZT晶体,采用不同取向的籽晶,生长了直径为60 mm的CZT晶体,发现<211>取向的籽晶更易获得大的单晶。对比了不同方法生长的CZT晶体成分均匀性和结晶质量,发现ACRT法生长的晶体中,Zn的分凝因数约为1.16,成分均匀性较好。籽晶法生长的晶体X射线摇摆曲线半峰宽和PL谱(A0, X)峰半峰宽分别为30 arcs和19 meV,说明结晶质量相对较高。研究了成分和缺陷在CZT晶锭中的分布规律,Te夹杂和探测器能谱响应的轴向分布结果表明,晶体中部质量较好。成分和浅能级杂质缺陷的径向分布呈“W”形状,这可能与其生长界面的形状有关。研究了Te夹杂的不同形态以及和位错的耦合关系,发现Te夹杂周围均伴生有规则的位错出现,提出了十四面体的统一模型来解释不同形貌的Te夹杂形成过程,进而探讨了其演化机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退火工艺,采用二步法退火,有效改善了CZT晶体结晶质量和电学性能,获得了满足探测器性能要求的高质量CZT晶体材料。项目研发的CZT晶体成功应用到强脉冲辐射场测量和高能射线探测等领域。项目的实施为大尺寸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用CZT晶体生长奠定了理论和工艺基础,作为部分内容获得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大尺寸TlBr单晶生长及其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的制备技术研究
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用TlBr单晶生长机理及器件技术研究
室温核探测材料CdZnTe及其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金属诱导探测器用CdZnTe多晶薄膜的制备及物理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