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自然条件独特,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对其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出现了较显著的由暖干向暖湿的气候变化,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对这种气候变化分布的精细化分析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因此,本项目在利用现有气象资料和考虑地形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气候要素空间分布模型对新疆北部光温湿变化的精细化进行研究,阐明近40年气候变化的精细化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近20年的NOAA/AVHRR NDVI等遥感资料,首先,通过分析空间化气候要素数据和NDVI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近20年新疆北部植被变化的气候因子驱动机制。其次,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得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分析新疆北部近20年的气候变化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不同坡度及植被覆盖度下的坡面流特性数值模拟
半干旱黄土高原苜蓿草地撂荒过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新疆北部水份条件及鼠类数量荒漠植被的影响
新疆北部气候突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植被与土壤温湿状况对华北夏季高温热浪的影响
新疆北部典型湿地7000aBP植被演变及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