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预后评估方面仍主要沿用过去的经典临床肿瘤病理分期的评价方法,无法对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更确切的依据。目前,广泛的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超甲基化(CIMP)已成为国外大肠癌研究的热点。CIMP已被认定为大肠癌独特的甲基化表型。国外对于CIMP的大肠癌生存预后研究还较少,而且缺少较一致的结论,CIMP-high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拟对2005~2007年期间收集的500例大肠癌病例进行生存预后的队列研究,以CIMP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暴露分组,观察两组病例五年预后的差别。并且,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化疗方案、病理分期等因素,探讨生物标志物在大肠癌生存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大肠癌五年生存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 SFTA1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预测研究
血清 VEGF、pro⁃ADM 水平与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FLAIR血管高信号和DW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CpG岛甲基化表型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高发区胃癌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特点的分析及其转化肿瘤学意义
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去甲基化与核小体定位
p16基因CpG岛甲基化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