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桑干—汾渭断陷带36个露头或钻孔剖面中的有孔虫、海相介形虫,多视作晚第三—第四纪海侵的影响,或地层对比的标志,它们主要集中出现在山西运城盐湖古湖区,最早是在约5Ma前;不仅是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幼体亦有出现;其层位在无构造的古湖内水平上不能对比,是古湖局部咸化、局部淡化的结果。这些海相世系微体生物基本出现在碳酸盐湖向氯化钠型转变的短暂阶段,故可据其出现追索盐类矿产。由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大范围海侵始于约0.15Ma前,此前黄河三门峡尚未开启,海水极难进入汾渭盆地,这些生物应是鸟类搬运而来。延庆杨户庄剖面有孔虫在0.13-0.15Ma期间低碳酸盐古湖中富集、繁衍,亦可能与岛搬运有关,反映了湖泊轻微转型的细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共同调控PirB和NgR1的microRNAs参与电针促进脑缺血后轴突再生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
从NLRP3炎症复合信号通路探讨“宣肺益肾、化痰解痉”法调控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固有免疫通路分子机制研究
基于HMGB1和Mac1结合与NADPH氧化酶串话探索“嗅三针”通过嗅觉通路对帕金森病干预效应的研究
汾渭断陷带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
宽幅SAR与GPS融合研究汾渭盆地的综合形变
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成因机理与大陆动力学
汾渭盆地典型地裂缝动力场地效应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