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腺泡细胞死亡方式是决定急性胰腺炎(AP)病程及预后的重要因素。AP病情轻重与腺泡坏死呈正相关,与腺泡凋亡呈负相关。细胞ATP含量是其调控死亡方式的关键,在多种病理过程中扮演坏死-凋亡转化开关的角色;低水平ATP可加速细胞坏死,高水平ATP则促进其凋亡。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高表达的核因子,可有效调节细胞代谢模式,但对AP腺泡细胞能量代谢及死亡方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siRNA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同时联合高效能源底物谷氨酰胺,通过离体、在体实验,证实以下假设:①联合措施可通过抑制糖酵解、加强氧化磷酸化来增加AP腺泡细胞ATP含量,并促进其由坏死向凋亡转化;②减轻腺泡细胞钙超载、线粒体损伤及激活Caspase通路为联合措施发挥上述作用的机制;③联合措施可通过促进腺泡坏死-凋亡转化有效减轻AP炎症损伤程度。本研究将为AP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程凶险,预后差。胰腺腺泡细胞死亡方式是影响AP病情严重度的重要因素:轻型AP(MAP)以腺泡凋亡为主,重症AP(SAP)则以坏死为腺泡细胞的主要死亡方式。三磷酸腺苷(ATP)是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调控细胞死亡的枢纽和开关:低水平ATP可加速细胞坏死,高水平ATP则促进其凋亡。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在缺氧微环境中高表达的转录因子,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AP腺泡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历时3年,以雨蛙素+白介素6刺激AR42J细胞建立体外AP腺泡细胞模型,以牛黄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AP模型,通过离体、在体实验,从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探讨了siRNA沉默HIF-1α基因表达联合谷氨酰胺(Gln)通过调控炎症腺泡细胞能量代谢对其坏死-凋亡转化及减轻病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现项目已按预期计划顺利完成了各项实验内容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一、离体实验:1)HIF-1α siRNA可显著抑制AP腺泡细胞内HIF-1α、磷酸果糖激酶、一氧化氮(iNOS)及内皮素(ET-1)的表达;2)HIF-1α siRNA联合Gln(联合措施)可通过促进腺泡氧化磷酸化、抑制糖酵解来明显增加AP腺泡内ATP及葡萄糖含量,降低乳酸水平,从而增加细胞的能量代谢;3)联合措施可通过增加腺泡能量代谢显著降低AP腺泡细胞内及线粒体Ca2+浓度、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化孔(PTP)开放度、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 3,9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4)联合措施增加AP腺泡能量代谢后,可通过减轻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程度和激活Caspase通路等机制促进腺泡细胞由坏死向凋亡转化;二、在体实验:1)联合措施可有效增加AP胰腺组织腺泡凋亡率,减轻坏死程度及组织学评分;2)联合措施可显著降低AP时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ET-1、NO含量及核转录因子(NF-kB)、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减轻胰腺组织水肿程度,即减轻胰腺局部炎症损伤;3)联合措施可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IL-1β、ET-1、NO、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减少腹水含量,即减轻系统炎症损伤程度。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将为AP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为提高AP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压氧调控HIF活化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及PMNs能量代谢的影响
升清降浊平衡调控RIP1/RIP3表达-促进肥胖急性胰腺炎大鼠腺泡细胞坏死-凋亡转换的机制
NR5A2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柴芩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CC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