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矿区居我国计划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的首位,但该地区在不利的气象、土壤、地貌等因子共同作用下生态极度脆弱,地面一经扰动极易产生土壤侵蚀,侵蚀特点为风水复合侵蚀。露采区和采矿塌陷区的水土流失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流失的泥沙成黄河中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水保树(灌)种在风水复合侵蚀下的抗蚀作用,植物根系在地面塌陷过程中的固土作用是该地区生态恢复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但迄今无研究报导。本课题采用材料力学、土力学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定量研究三种常用于该地区生态建设灌木根系的抗拉特性、根土的粘结特性以及根系改善土壤抗剪的机理,以期通过植被建设减少地面塌陷过程中土壤的位移和侵蚀。此外,研究灌木地上部分增大地表粗糙度的有效性,探讨上述灌木根系与地上部分共同作用防风抗蚀的机理。为神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内蒙黄土高原及鄂尔多斯风水复合侵蚀区的植被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circRNA_5303通过miR-138-5p调控Smad4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风水复合侵蚀区(采煤塌陷区)植物枝叶根系耦合抗蚀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
梯度应力下植物根系在固土抗蚀受损后自修复的生物力学响应机制
根系固土抗蚀受损后自我修复的力学特性
坡耕地红壤主要农作物根系固土抗蚀生物力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