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的三江地区高原边界模糊,高程变化较缓,高海拔平坦面之间的深切河谷,三江近距离平行等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上独特的现象,对其形成过程和机制等涉及青藏高原东缘大尺度地形和水系演化的定量研究较少,且在认识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不同的高原变形模式对地表抬升和侵蚀响应有截然相反的预测。运用磷灰石和锆石的U-Th/He和裂变径迹等多方法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在三江地区,在穿过边界的不同部位的多个年龄-高程剖面联合,确定高原侵蚀的起始和扩展方向。通过对高原东缘区域河流水系对构造抬升的响应快慢、时空迁移演化等定量地貌深入研究,探讨河流水系的发育对区域抬升的响应是快速的,还是有较大的延迟;高原型造山带深部构造与浅地表过程的耦合程度如何等现阶段构造地貌学前沿的基本的机制性问题。
青藏高原东缘的三江地区高原边界模糊,高程变化较缓,高海拔平坦面之间的深切河谷,三江近距离平行等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上独特的现象,对其形成过程和机制等涉及青藏高原东缘大尺度地形和水系演化的定量研究较少,且在认识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不同的高原变形模式对地表抬升和侵蚀响应有截然相反的预测。运用磷灰石和锆石的U-Th/He 和裂变径迹等多方法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在三江地区,在穿过边界的不同部位的多个年龄-高程剖面联合,确定高原侵蚀的起始和扩展方向。分析发现穿过高原边界的不同部位的侵或抬升速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上,研究区白垩纪较快速隆升剥蚀之后,新生代多期快速剥蚀事件(~30-40Ma和0-10Ma)与较缓慢剥蚀的平静期交替。ZHe,AFT和AHe年龄-高程信息得到样品不同封闭温度以来的百万年时间尺度的平均侵蚀速率,以及近10Ma以来的加速趋势。与热年代学数据相匹配,三江地区大尺度Chi值计算显示该地区的河流发育属于非稳态的过渡型地形。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对雅鲁藏布江谷底沉积物的钻探结果分析表明埋藏在数百米沉积之下的古河道,和古河床向上游倾斜的反翘现象。底部砂层的26Al/10Be测年表明南迦巴瓦250万年以来加速构造隆升使河道变形,形成了分隔上游堆积和下游变陡的巨型裂点。此外,金沙江石鼓附近的洞穴古河道测量表明金沙江10-13Ma之间下切了1000米,下切速率为~0.3 mm/yr。但10Ma以来仅下切了500米,下切速率为~0.05 mm/yr。10Ma以来金沙江河流下切不升反降的现象与以往的认识相反,说明河流快速下切的起始时间不能直接示踪区域地表的构造抬升时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circRNA_5303通过miR-138-5p调控Smad4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小流域地表侵蚀风化速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水系侵蚀下切速率及对区域地面抬升的响应
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耦合关系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新生代古高度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