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生物传热的热波效应,提出了广义时间迟滞型生物传热方程,探索了其在肿瘤热疗和生物热参数测量方面的应用途径;提出了生物组织受热致伤过程的模式。建立了皮肤的三层传热模型;进一步深化研究了生物活体热物性全参数辩识方法,建立了其稳定求解的正则化措施,为活体热物性参数的测定奠定了基础;从原理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损测量活体组织血液灌注率的热波相位移法;研究了肿瘤热疗中探针加热下组织温度场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可求解生物传热热波模型的双倒易边界元格式,初步探索出了一种能适应复杂形状且能求解多种生物传热模型的数值方法;著成《生物传热学》教材,将生物传热学引入了清华大学课程建设,并出版了学术专著《生物传热学》。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circRNA_5303通过miR-138-5p调控Smad4参与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振动环境中螺栓连接结构的状态辨识方法研究
基于穿戴式心肺生理参数的健康状态辨识方法探索
基于人车冲突辨识的行人危险状态预警方法研究
基于人工嗅觉仿生原理的系统异常状态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