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花瓣向日葵突变系外形酷似菊花,极具观赏性,能稳定遗传。其主要为两性花花瓣延长,雄蕊略小;小花的其它结构的无明显变化。根据文献报道,在拟南芥和百合中克隆到与花瓣长度相关的功能基因,其主要作用是使花瓣缩短,且花柄、萼片或雄蕊同时缩短。比较发现,我们培育的向日葵的长花瓣突变系具有不同的特征,表明该突变性状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本项目拟以突变系为研究对象,以短花瓣向日葵作对照进行如下研究:1)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长花瓣的发育过程;2)抑制差减杂交筛选与长花瓣性状形成的相关基因的cds序列, RACE法克隆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3)Real-time PCR和RNA原位杂交分析基因时空表达,目的是克隆长花瓣形成的相关基因,探讨基因的功能。所获得的结果将为最终揭示长花瓣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也可为花卉定向改造,提高花卉的观赏性创造条件。
本项目以长花瓣突变系五种类型(Ⅰ到Ⅴ)和野生型(Ⅵ)向日葵为实验材料,进行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柱头长度、花丝长度、花药长度与花瓣长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瓣长度与花药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雌蕊柱头的长度、花丝的长度与舌状化花瓣的长度无相关性。花粉活力和和柱头可授性分析显示,长花瓣性状只影响到花药发育和花粉数量,不影响花粉活性。长花性状与柱头可授性和自然结实率呈负相关。组织学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花瓣延长是通过细胞数目增多和促进细胞膨大共同造成的,而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引起花瓣延长的主要因素。.大田杂交实验结果显示由两个以上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以正常向日葵花序为driver,以长花瓣突变系为tester,成功构建差减杂交(SSH)文库。从正向文库中筛选399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大于100bp的UniESTs的309条高质量cDNA,占测序总数的77.44%,其中有20个contigs,289个singlets;将309条ESTs序列进行BLASTx比较结果显示,154条序列与已知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ESTs序列的48.83%。同源性较高基因绝大部分来源于拟南芥、棉花、向日葵、蓖麻、葡萄、杨树等植物。筛选到基因包括氨基酸代谢、非生物胁迫、细胞生长与分裂、光合作用、植物胚胎发育、种子发育、花序发育等。.对Ⅰ型和Ⅵ型开花前0-10d(Stage3),10-20d(Stage2)及20-30d(Stage1)样本进行转录组分析。总共获得了59700个ungenes,其中Stage1期间突变体和野生型之间差异基因为7750个,Stage2期间为14036个,Stage3期间为18463个。转录组差异基因韦恩图分析结果显示Stage1和Stage2两个时期共有差异基因为3309个,Stage2和Stage3共有差异基因为5203个,Stage1和Stage3两个时期共有差异基因为2830个;且三个时期共有差异基因为1382个。差异基因做GO分析结果显示,三个时期的差异基因在生物学进程中均主要富集在DNA复制、修复和姐妹染色单体凝聚等生物学进程中,在细胞成分均主要富集在DNA聚合酶复合体、细胞壁成分组成以及胞间连丝构建上,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在DNA聚合酶活性作用,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双链DNA结合,弯曲DNA富集和单链DNA3'-5'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活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启动子区-609T/G 单核苷酸多态性介导川崎病血管内皮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
油菜无花瓣性状突变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油菜花瓣发育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及无花瓣油菜的转基因创制
辣椒突变系E29矮秆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红系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