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装置,并有进一步向动力型和微型电池发展的趋势。以最高储锂容量的硅取代现有的石墨基负极材料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但硅在嵌脱锂过程中严重的体积变化使电极的结构和循环稳定性迅速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硅反应相尺度到亚微米或纳米程度能改善电极的机械和导电稳定性。该项目拟研究实用性强的电沉积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微米级厚度硅基薄膜负极,通过与金属共沉积,提高沉积层的导电性,确保薄膜厚度的可控性,同时达到改善电极机械强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将发展独特的电极构造,通过调控电极结构和形貌,抑制硅基电极的体积效应,使电极在高储锂容量条件下保持结构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硅基电极相适应的电解质体系,有效提高电极电化学嵌脱锂可逆性,为锂离子电池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启动子区-609T/G 单核苷酸多态性介导川崎病血管内皮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
硅基BaTi2O5铁电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结构调控及其介电性能
硅基铌酸锂铁电单晶薄膜导电畴壁调控及低温传感机理研究
纳米结构Ni基复合薄膜的电沉积行为及腐蚀机制的电化学噪声研究
氟化咪唑基离子液体体系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级硅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