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汞矿区是汞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贵州汞矿区鱼体的甲基汞含量很低。前期研究证实,汞矿污染地区种植的大米富集甲基汞,而食用大米是汞矿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但至今还没有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来评估汞矿区居民食用大米的甲基汞暴露水平。本研究以贵州万山汞矿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开展大米和居民头发的甲基汞含量调查,探讨居民甲基汞暴露水平的时空变异特征,圈定居民甲基汞暴露的重点防控区域,这对于提出合理的降低人体汞暴露风险的措施及保护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居民食用大米甲基汞的日摄入量和头发甲基汞含量的耦合,确立甲基汞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关键参数,建立适合大米食用人群甲基汞暴露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体系,这是对国内外食用鱼肉及水产品甲基汞暴露体系的重要补充。
一般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而汞矿污染地区种植的大米可以富集甲基汞,食用大米是汞矿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但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来评估万山汞矿区居民食用大米的甲基汞暴露水平,而且现有的甲基汞风险评估体系均基于食鱼人群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以贵州万山汞矿区两个流域7个地点的居民(168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采集了居民血液和头发样品及其食用的大米样品,并调查其每日大米摄入量。结果表明,随着距污染源距离的增大,大米、居民头发和血液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含量都显著降低;而距离尾矿渣堆较近区域(3 km内)的含量较高,其可划归为人群甲基汞暴露的高风险区域。而居民头发甲基汞含量无明显的时间变化,其含量基本稳定。万山汞矿区62,000人口中,约22,800人(占总人数的37%)的头发甲基汞含量超过美国环保局 1 μg/g的推荐值。总体来说,万山汞矿区一般人群甲基汞暴露的风险较低,但是重点防控区域(距离尾矿渣堆3 km以内)的孕妇和婴儿需要注意长期低剂量甲基汞暴露的健康风险。. 居民头发甲基汞含量和日甲基汞摄入量的剂量-反应耦合关系表明,相同的暴露剂量下,食用大米人群的甲基汞暴露更加严重(对应的头发甲基汞含量高),食鱼所得的风险评估体系大大低估了食用大米人群的甲基汞暴露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头发/血液甲基汞含量的比率较高(平均值为361:1),远远高于一般食鱼人群的250:1,大米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可能影响甲基汞在人体内的分布。. 研究结果圈定了万山汞矿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重点防控区域,这对于提出合理的降低人体汞暴露风险的措施及保护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建立了适合食用大米人群甲基汞暴露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体系,为国内外食用大米人群甲基汞暴露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南方7省份居民食用大米和鱼肉的甲基汞暴露风险较低,但是食用大米是中国南方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需要关注汞污染地区人群食用大米的甲基汞暴露。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西南汞矿区稻米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
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富集汞及甲基汞的机理研究
贵州万山汞矿区表生环境汞的质量平衡
我国近海典型潮间带系统中汞及甲基汞的迁移与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