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表明微小RNAs在宫颈癌中起重要作用,但表达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我们发现miR-127在干扰HeLa细胞E7后表达显著上调,可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提示miR-127可能作为抑癌miRNA发挥功能;预测的miR-127靶基因ID1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iR-127表达抑制可能与E7介导的启动子甲基化相关。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miR-127对宫颈癌转移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E7导致miR-127启动子甲基化的分子机理。拟通过病例研究、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来明确miR-127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HPV感染和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验证miR-127是否通过ID1及其下游分子调控宫颈癌侵袭转移,阐明E7是否与c-myc和DNMT1形成三聚体并结合miR-127启动子来抑制其表达。本项目将为深入揭示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为发现新的宫颈癌治疗靶标奠定基础。
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对妇女身心健康影响严重,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病因。HPV病毒癌基因E7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小RNAs做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子,在肿瘤的发生中可以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微小RNAs表达调控的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HeLa细胞干扰E7表达后,microRNAs表达谱发生改变,其中miR-127表达上调显著,且上调miR-127表达能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在组织水平检测miR-127表达与HPV感染和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发现miR-127表达与HPV感染呈负相关;miR-127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转移等相关,并且其可以作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指标。本项目从分子和组织水平检测和验证miR-127在宫颈癌中的靶标,通过luciferase、WESTERN BLOT、qRT-PCR和transwell assay确定ID1和SETD8是miR-127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的直接靶基因。本项目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发现过表达miR-127的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与转移受到抑制。本项目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27启动子的甲基化,证实miR-127在宫颈癌中下调与其启动子的甲基化显著相关。本项目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干扰c-myc和DNMT1的表达,发现该两蛋白能抑制miR-127在宫颈癌细胞的表达,干扰E7、c-myc或DNMT1表达可以降低宫颈癌细胞中miR-127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明确了miR-127抑制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初步发现了E7、c-myc和DNMT1通过促进miR-127启动子甲基化来抑制其表达的分子机理,这为研究HPV相关宫颈癌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新思路,也为认识受E7调控的复杂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治疗宫颈癌、预防其专业和复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高危型HPV致癌因子E5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HPV整合和RARB2基因沉默在宫颈癌中相互作用的表观调节机制研究
高危HPVE6与miRNA-34a介导钙粘蛋白转换在宫颈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C1q-gC1qR复合体在高危型HPV E2致宫颈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