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操纵和利用多酶体系实现复杂的反应是生物催化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课题将探索实现包括辅因子再生循环的多酶催化体系的固定化,以发展适合工业操作规模的生物化学加工技术。主要解决的难题在于如何有效地实现分子量较小的辅因子在不同的酶之间穿梭而得以循环反应,同时能在工业化的连续操作中不随物流的进出而流失。本课题所提出的方法是将酶和辅因子固定在纳米粒子(尺寸在50-500 nm)上,然后用具有微米尺寸的空腔胶囊包埋纳米粒子。期望在胶囊腔内通过纳米粒子之间的碰撞使得辅因子在不同的酶之间穿梭反应;同时控制微胶囊膜的孔径和纳米粒子粒径相近以保障底物和产物的有效扩散。本研究将纳米技术和生物加工结合起来,最终构建高效的、可完成特定生物路线的人造细胞。这将会给药物合成、燃料精炼、环境修复和生物转化等生物加工领域以及用于微芯片的生物微反应器等微米装置领域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碳纳米管-泡沫金属固定化酶微型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DNA纳米管双酶级联反应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基于仿生纳米凝胶囊的酶纳米反应器的构建及评价
仿生构建纳微结构多酶反应器及催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