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写技术的安全性,亦即不可检测性,与载体的统计特性密切相关。现有图像隐写技术建立在图像的低维统计模型基础上,仅考虑了嵌入过程中低维统计特性的保持,没有考虑到邻近像素或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因而难以抵抗基于高维联合分布统计量的通用盲检测的攻击。.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常见的几类图像的统计建模,刻画图像中高频分量之间存在的弱相关性,在载体、载密概率分布统计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载体、载密概率分布可分离性测度的网络环境下图像隐写系统的安全性定义,建立隐写系统安全性评价体系和评测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类基于图像统计模型的结合载体选择技术、内容自适应嵌入技术、高效隐写编码技术,具备高阶统计保持特性,能抵抗通用盲检测的图像隐写系统设计方法,分别给出应用于空域无损存储图像和JPEG图像的隐写方法。
抗通用盲检测的图像隐写技术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项目围绕图像隐写的安全性问题,研究抗盲检测的图像隐写技术及对应的隐写分析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包含多种图像类型、尺寸、内容、采集方式,约900G的自然图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图像的统计建模问题;2.研究了自适应图像隐写的安全性问题,建立了隐写安全性的评价体系和评测方法,开发了图像隐写安全性评测平台;3.深入研究了抗通用盲检测的图像隐写方法,分别提出了“应用整数小波变换的抗盲检测图像隐写方法”、“基于湿纸码的自适应隐藏算法”、“基于湿纸码的整数小波域自适应信息隐藏算法”、“基于五株采样提升算法的抗盲检测图像隐写算法”和“基于纹理复杂度和图像差分的抗盲检测图像隐写算法”;4.基于图像的统计模型,研究了相应的图像隐写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差分统计建模的LSB匹配隐写分析方法;针对JPEG解压图像,提出了一种针对空域加减一隐写的定量隐写分析方法和一种针对加性噪声隐写的通用盲检测算法。5. 在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4篇,其中国际杂志4篇,国内杂志14篇,国际会议6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20篇,ISTP收录6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具有强泛化能力的通用图像隐写检测技术研究
网络异构图像隐写盲检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兼具鲁棒性和抗检测性的图像隐写关键技术研究
图像自适应隐写的可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