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证指气机郁滞而致血行障碍出现瘀阻的症候,多见于肝郁气滞不解之后,临床上多以醋三棱和醋莪术配伍治疗此证。传统理论认为醋制可引药入肝,且三棱长于破血中之气,莪术善于破气中之血,二药配对,则相须为用,达到破血祛瘀、行气消积、止痛的目的。虽然二药的成分研究较为深入,但其炮制、配伍的机制则远未明晰。本课题拟采用NMR、GC-MS、HPLC-MS,生物信息学等现代技术,分析三棱、莪术醋制前后、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结合微透析技术分析正常动物和气滞血瘀模型动物,服药前后生物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代谢组的变化;确定与气滞血瘀证发生和三棱莪术药对作用机理密切相关的"代谢组学特征"和小分子标志化合物;阐明药物炮制、配伍以及作用机理。本课题的开展,将对三棱、莪术的开发、合理制药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中医证侯及中药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气滞血瘀证指气机郁滞而致血行障碍出现瘀阻的症候,多见于肝郁气滞不解之后,临床上多以三棱和莪术配伍治疗此证。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可发现温莪术为使用历史最为悠久、使用面最广的品种,而浙江瑞安为温莪术的传统道地产区,三棱虽然全国产区也较多,但通过调查发现浙江磐安为其道地产区,两地在地理位置上很接近,这可能也是三棱和莪术配伍使用的原因之一。进而采用RRLC-MS形成的选择离子流图来建立三棱、莪术的指纹图谱,其比传统的HPLC-UV形成的的指纹图谱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用此指纹图谱分析了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三种姜黄素的煎出率均大幅度提高,因此,推测三棱、莪术配伍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姜黄素类成分的煎出率。结合三棱所含的成分,推测三棱有助于姜黄素的溶出,并且保护其不被分解。同时,通过对气滞血瘀证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发现情志异常是气滞血瘀证的主要病因,因而,利用声光电痛冷等多因素整合建立了能够符合中医气滞血瘀病机变化特点的动物模型,为今后研究治疗气滞血瘀方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微透析技术分析正常动物和气滞血瘀模型动物,服药前后、配伍前后生物体内代谢组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气滞血瘀病因很有可能通过影响Glycine 和Oxalate,从而影响代谢通路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导致疾病发生,因为Glycine可升高血管压力,Oxalate容易和血中钙结合,从而阻塞血管。三棱莪术配伍前后,均可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如ABC transporters,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特别是三棱莪术配伍还具有通过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代谢途径进行调节,这是单用三棱或莪术所不具有的途径。Arginine是NO生成的前体,NO是一种很强的舒张血管物质,在维持血管张力的恒定和调节血压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补充Arginine促进NO的生成,可促进血管扩张和血管生成。同时,以莪术二酮、莪术醇为指标,考察了微透析的回收率,确认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以姜黄素类成分为指标优化了三棱、莪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本项研究不但初步推测了三棱、莪术配伍的机理,而且对气滞血瘀证的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为疾病治疗,合理用药,中医证候的研究都打下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利用II型CRISPA-Cas9系统改造锰氧化假单胞菌T34及用于生物模板法构建高势能电极材料的研究
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的证侯特征及方证偶联的研究
血瘀证及国产血竭活血化瘀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联用的冠心病血瘀证个体化研究
脑梗塞血瘀证的血清肽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