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与病毒基因多态性及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有关。Tetherin蛋白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内抗病毒蛋白,HIV-1必须利用自身的Vpu蛋白拮抗Tetherin的功能才能正常复制。大量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证实Tetherin-Vpu蛋白的相互作用会影响HIV-1复制,但目前在机体水平的研究尚是空白。本研究拟以通过HIV-1性传播导致双方HIV-1阳性的夫妻、有未保护的性行为但仅一方HIV-1阳性的夫妻以及感染了HIV-1但疾病进程不同的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个体内Tetherin基因多态性、HIV-1vpu基因多态性和Teth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在机体水平阐明它们与HIV-1性传播及疾病进程的关系,为新的以Tetherin-Vpu相互作用为靶标的药物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Tetherin蛋白是最近发现的细胞内抗病毒蛋白,HIV-1利用Vpu蛋白拮抗Tetherin的功能才能正常复制。大量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证实这种相互作用影响HIV-1复制,但在机体水平的研究目前尚是空白。本研究观察了我国HIV-1感染者体内Tetherin基因多态性、HIV-1 vpu基因多态性和Tetherin蛋白转录水平的差异,在机体水平分析了它们与HIV-1性传播及致病的关系,为以Tetherin-vpu相互作用为靶标的药物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建立了Tetherin基因和vpu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2)建立了Tetherin蛋白mRNA水平检测方法,表达了可溶性的HIV-1 Vpu蛋白,发现HIV感染及Vpu蛋白表达对Tetherin mRNA转录水平无影响。(3)对来自18个民族95例HIV感染者Tetherin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9个,阐明了各位点的分布频率。(4)宿主细胞Tetherin和HIV-1vpu基因多态性与HIV-1性传播的关系研究:以7例发生了性传播的夫妻为病例,56例有正常性行为但未发生性传播的夫妻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宿主细胞Tetherin和HIV-1vpu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无显著性差异。(5)Tetherin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研究:以14例感染了HIV但长期不进展者(LTNP)为病例,18例进展者(TP)为对照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Tetherin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发现1个Tetherin位点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存在差异;以413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发现2个位点可能与感染者外周血中病毒载量相关。(6)HIV-1 vpu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研究。以来自河南感染亚型相同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LTNP和TP体内病毒vpu基因多态性,发现第16位和27位氨基酸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0.05),提示该位点可能与Thai B 亚型HIV的致病性有关;以感染了HIV-1 CRF01_AE、CRF07_BC、CRF08_BC或B亚型毒株的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vpu基因多态性与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关系,筛选到多个可能影响病毒复制的多态性位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利用II型CRISPA-Cas9系统改造锰氧化假单胞菌T34及用于生物模板法构建高势能电极材料的研究
APOBEC3G蛋白和HIV vif基因与HIV异性性传播及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钙离子介导的HIV-1 Vpu拮抗Tetherin作用机制的研究
阻断Vpu下调Tetherin的抗HIV-1小分子的作用机理研究
利用SPR技术寻找HIV-1病毒Vpu蛋白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