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管畸形(NTDs)在我国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母体营养是其病因中重要的环境因素。补充叶酸只能预防50%-70%NTDs的发生。除叶酸外肌醇及其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对NTDs的影响是尚待阐明的病因学问题之一。拟在我们前期出生缺陷研究采集标本的基础上,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父母对照研究等流行病学方法;MassArray分子量阵列、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对山西省高发地区孕NTDs胎儿孕妇、正常孕妇、NTDs胎儿及其父亲肌醇代谢通路上SLC5A11,SYNA1及ITPK1基因多态性、基因表达情况、孕妇母体血肌醇及其代谢物水平进行检测,系统分析肌醇及代谢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NTDs的关系,探索肌醇代谢通路影响NTDs发生的相关机制,获得中国人群研究证据,为增补肌醇是否能预防NTDs发生、进一步阐明NTDs的发病机制及NTDs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在我国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母体营养是其病因中的重要环境因素,除叶酸外肌醇及其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对NTDs的影响是尚待阐明的病因学问题之一。本课题在前期出生缺陷研究采集标本的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等流行病学方法;MassArray分子量阵列、RT-PCR、Western blotting、GC-MS、LC-MS及EMSA 等技术,对山西省高发地区肌醇代谢通路关键基因ITPK1、SLC5A11及ISYNA1多态性与NTDs发生风险进行了研究,发现NTDs孕妇ITPK1基因rs4586354,rs3783903,rs2236131及rs1740689位点的多态性与NTDs的发生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s3783903位点位于AP-1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经EMSA实验证实该位点由A转变为G型可影响与AP-1的结合能力。ITPK1 rs3783903 GG型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MACH分析发现在ITPK1基因中存在3个SNP位点,其多态性与NTDs的发生相关。孕妇SLC5A11基因rs274077位点,其等位基因C是NTDs的保护因素;孕妇rs8057788位点AG+GG型增加了患脊柱裂的风险;在NTDs胚胎和正常胚胎进行的关联研究中发现不伴有其它系统畸形的女性NTDs胚胎rs12922201位点TT+TA基因型增加了患NTDs的风险。胎儿与孕妇GCPII基因rs202676位点基因多态性均与NTDs的患病风险相关。孕NTDs孕妇血浆肌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NTDs胚胎肝脏组织IP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IP6在脊柱裂组低于正常组7.1%。ITPK1基因rs3783903 GG基因型孕妇血浆IP6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SCL5A11基因rs274069胚胎TC基因型肝脏IP3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系统分析了肌醇及其代谢物、相关3个基因多态性在NTDs发病中的作用,对肌醇代谢通路影响NTDs发生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增补叶酸是否能预防NTDs发生、进一步阐明NTDs的发病机制及NTDs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和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Akt/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在三阴乳腺癌不同辐射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及增敏模型靶向干预研究
肌醇营养物失衡经PI3K/AKT通路异常致神经管畸形的作用机制
多环芳烃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Msx2和Slug基因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神经管畸形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Dact1基因和人类神经管畸形发生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