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合并HIV-1感染,增强病毒复制,加速免疫系统激活和免疫系统崩溃,但共感染病原体增强免疫激活的机制尚待研究。树突状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调节抗病毒免疫,但在HIV-1感染中,却被挟持和利用,促进病毒的传播和免疫逃逸。对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理解有利于阐述病毒的致病机理。我们的前期工作表明,真菌病原体能够激活树突状细胞,增强其介导HIV-1感染T细胞的能力,提示树突状细胞在机体免疫激活中的作用。本项目拟在此工作基础上,以真菌为代表,深入研究共感染病原体对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作用和增强其介导HIV-1传播的机制。希望通过研究共感染病原体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其与HIV-1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机体免疫激活机制,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
病原体合并HIV-1感染,增强病毒复制,加速免疫系统激活和免疫系统崩溃,但共感染病原体增强免疫激活的机制尚待研究。树突状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调节抗病毒免疫,但在HIV-1感染中,却被挟持和利用,促进病毒的传播和免疫逃逸。对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理解有利于阐述病毒的致病机理。.1)揭示共感染病原体诱导免疫激活机制:项目以艾滋病相关真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和卡波西病毒(KSHV)为代表,深入研究了共感染病原体对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作用和增强其介导HIV-1传播的机制。发现病原体刺激显著增加树突状细胞介导HIV-1感染T细胞的能力;并发现真菌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能够激活静息的CD4+ T细胞,促进其对病毒的易感性,为HIV-1复制提供了更多的靶细胞。通过研究共感染病原体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其与HIV-1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了机体免疫激活机制(2012, Virology; 2012, BBRC; 2011, PLoS ONE)。.2) 揭示HIV-1诱导免疫耐受机制:发现肥大细胞脱颗粒介质组胺协同HIV-1,调控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促进IDO(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细胞因子TGF-β,IL-6,IL-10的表达,抑制IL-12的产生,诱导naïve T细胞向Treg(调节性T)细胞分化,揭示HIV-1感染导致的免疫抑制机制(2012,Virology)。.3)揭示宿主细胞抑制HIV-1的复制的新机制: 发现共感染病原体刺激的宿主细胞可以抑制HIV-1的复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宿主细胞利用宿主microRNA抑制病毒复制所需关键基因(HDF)的表达,阻断HIV-1的复制。这些宿主HDF因子的发现提供了基于宿主基因的、长效的、不易突变的抗病毒靶标;而病毒复制抑制性microRNA的筛选则直接提供了抑制病毒复制的手段(2012, FASEB J; 2014, PLoS ONE)。.4)揭示血液中粒细胞捕捉HIV-1并介导病毒感染CD4+ T细胞的分子机制,助于分析HIV-1初始感染机制(2015, J Virol); 揭示III型干扰素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2012, antiviral Research)。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Akt/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在三阴乳腺癌不同辐射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及增敏模型靶向干预研究
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IV感染机制的研究
mtDNA介导的树突状细胞激活在腹腔感染所致肠屏障损伤中的角色
FADD/RIPK3轴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激活介导隐球菌肺部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
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激活的KLRG1+CD8 T细胞抗肿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