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激素血症是妇科生殖轴功能失调的疑难疾病,目前对其靶器官的影响途径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项目申请人以肝脾藏象及经络理论为指导,在以疏肝健脾法临床运用疗效满意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对本病多巴胺调控机制及卵巢细胞凋亡的科研实践,进而提出了"以肝脾治疗为核心靶向干预高催乳激素血症模型动物卵泡发育"的假说,拟应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技术、RT-PCR等现代新技术与新方法,采取分组比较,在体和离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形态学、蛋白表达、基因水平不同层次研究影响卵泡发育的各环节(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缝隙连接、卵巢自分泌/旁分泌调节因子、颗粒细胞凋亡、激素及受体)来验证假说,从而探讨高催乳激素血症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探究以肝脾为核心治疗本病的作用途径。本研究思路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项目的实施将为以肝脾为核心论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催乳激素血症的病机研究。
成功制作高催乳激素血症动物模型,选择腹腔注射盐酸甲氧氯普氨注射液50 mg/kg,每天1次,连续10d,为较优造模方法;成功进行了高催乳激素模型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培养和鉴定,为离体实验提供了细胞模型。. 以肝脾为核心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提高p-CREB蛋白表达来调节卵巢的cAMP/PKA信号通路;上调卵巢组织蛋白Cx43和Cx37水平,调节缝隙连接对卵巢卵泡的发育的影响,其中对Cx43的作用更显著;通过提高IGF-1、AMH水平调节卵巢的自分泌/旁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对生殖激素检测方面有升高E2、P的趋势和降低FSH的趋势,但能提高FSH受体,说明在受体水平调节激素代谢;Tunel法检测提示该法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减少凋亡小体;电镜显示用药后能显著改善细胞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 离体实验探索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机制提示以肝脾为核心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模型动物的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体外培养颗粒细胞24、48h细胞增殖不明显,72h给药组细胞显著增殖,96h细胞增殖减少,说明各用药组间存在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逍遥散加减方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后能使S期的细胞比例增多,说明逍遥散加减方能通过缩短G 0/G 1 期,推动细胞由G O 期向S期转化、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增加S期细胞比例,从而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及其DNA的合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以肝脾为核心干预高催乳激素血症模型大鼠中枢多巴胺调控机制的研究
以多巴胺能神经元为靶点探讨高催乳激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肝脾调控的影响
以海洋线虫为模型动物的环境雌激素活体筛选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动物病理模型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