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卡侯氏体蛋白1(TCAB1)是最新发现的端粒酶核心蛋白,它能把端粒酶从卡侯氏体运输到端粒末端,从而发挥端粒酶维持端粒长度的功能。阻止TCAB1蛋白的表达,将会引起端粒变短,这也意味着癌细胞会更快地死亡。它也许将成为抗癌疗法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靶标。但TCAB1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目前还知之甚少。我们将构建靶向TCAB1的RNAi腺病毒,感染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进行体外抗肿瘤研究,并进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实验,以期揭示TCAB1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等的作用,同时研究干扰TCAB1是否引起CyclinD1、caspase3、VEGF等相关信号分子的改变,进而通过基因芯片和基因功能集合集度分析技术研究TCAB1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为全面理解沉默TCAB1治疗口腔鳞癌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并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和更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
本项目在得到NSFC资助后,严格按照课题申请书和资助项目计划书中所计划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根据TCAB1基因成功构建4种干扰慢病毒shTCAB1-A~D,滴度为1.5~3×108IU/ml。与空白细胞对照组CON相比,四种慢病毒组TCAB1 mRNA表达下调48.7%~62.0%;蛋白抑制率达45.6%~77.5%,其中,以shTCAB1- C组最明显。shTCAB1能明显抑制CAL27细胞增殖能力,MTT示shTCAB1组较Con组细胞增殖明显减缓;流式细胞仪测定shTCAB1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G1期细胞显著升高,而G2期细胞无显著差异。shTCAB1也能降低CAL27侵袭能力,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13±3)明显低于CON组(43±6),侵袭抑制率高达67.5% (P<0.05)。裸鼠体内致瘤实验接种细胞11天后肿瘤肉眼可见,18天后对照组shNC肿瘤体积(149.6±50.5mm3)明显大于shTCAB1-C组(46.3±9.7 mm3)。基因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发现,表达上调的有952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859个基因, 涉及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相关信号分子。最后,我们调查TCAB1在头颈部肿瘤(鼻咽癌)的阳性率高达80%,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的15%;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鼻咽癌组织中TCAB1的表达无差异;但是85.1%EBV感染样本中TCAB1阳性,二者表达有密切关联。. 本项目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成功构建TCAB1靶向的RNAi慢病毒,可高效感染CAL27,并能产生特异性基因沉默效应,对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体外及体内实验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临床鼻咽癌标本高表达TCAB1,它与EB病毒感染关联密切,可作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标志。在shTCAB1抗肿瘤机制探索方面,它调节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相关信号分子从而抗肿瘤。总之,本研究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项目在论文发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已经发表SCI论文5篇,接收1篇,3篇还在投稿中;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投稿2篇,1篇已经接收,另1篇尚在审稿中。发表国际会议摘要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正在撰写中。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转博1名,今年毕业1名)、进修生1名。做为副主编编写《口腔微生态学》。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MAL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eIF5A2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侵袭中信号转导分子Rho的作用机制研究
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SMAD4基因失活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