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炎症疾病,与中医的"外邪内侵"观点一致。本实验根据"毒邪致病"和"从毒论治"的观点及岭南地区热邪为主的特点,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AS。前期实验在小鼠AS斑块局部检测到iNOS、COX-2高表达,证实AS斑块局部存在炎症反应;发现清热解毒中药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抗炎活性,能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表达,降低LPS引起的巨噬细胞iNOS表达和NO生成,其机制与抑制NF-κB p65有关。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用LPS注射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小鼠AS模型,从整体水平确定黄芩苷对AS的影响,并利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等技术方法,从抑制炎症信号活化和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的角度探讨黄芩苷的作用机制,为黄芩苷及清热解毒法治疗AS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本课题根据中医的“毒邪致病”和“从毒论治”观点及岭南地区热邪为主的特点,选取清热解毒中药黄芩苷研究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课题首先采用LPS注射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炎症诱导的AS动物模型,发现LPS可以促进AS斑块的形成,上调斑块局部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炎症刺激是AS斑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为下一步实验提供了适宜的动物模型。然后利用此动物模型观察了黄芩苷对AS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注射黄芩苷后AS斑块面积减小,说明黄芩苷可以抑制AS斑块的形成,同时发现斑块局部ICAM-1和VCAM-1的表达降低,NF-κB的磷酸化激活受到抑制,在体内证实了黄芩苷的抗AS效果,并提示黄芩苷的抗AS作用与抑制炎症反应相关。课题进一步在体外研究了黄芩苷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降低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COX-2、iNOS的表达及其产物PGE2和NO的生成、抑制TNF-α、IL-1β、IL-6和抵抗素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合成分泌,在体外证实了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最后,本课题还研究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可能信号途径,结果提示黄芩苷可以抑制TLR-4和NF-κB信号途径的激活。此外,课题发现黄芩苷对CD36分子的表达有抑制作用。CD36是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的双重信号分子,因此推测黄芩苷对脂质代谢也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的体内外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降低TC、TG,升高HDL-C的作用,可减轻巨噬细胞泡沫化,说明除抗炎机制外,调控脂质代谢也是黄芩苷抑制AS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黄芩苷具有抗AS作用,该作用与黄芩苷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Micro-26a协同调节PTEN/AKT与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大面积骨缺损修复的机制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介导的黄芩苷-黄芩素平衡轴探讨黄芩抗结肠癌作用机理
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诱导5-lox酶抗脑缺血恢复期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
芒果苷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黄芩苷抑制牙槽骨吸收的作用途径和药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