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脑的左半球在加工语义信号时占优势,而右半球在加工音乐信号时占优势。当加工既携带语义信息又具有音乐特征的汉语声调时,究竟是左半球还是右半球占优势则成了一个悖论。该悖论涉及到在听觉认知加工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脑的半球优势这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最近,申请人领导的课题组通过研究母语为汉语的人群如何感知汉语声调证明了在听觉认知处理的早期阶段决定大脑半球优势的因素是听觉信号的声学特性,而不是听觉信号的功能,并提出了一个两级听觉认知模型来阐明脑的左右半球在加工听觉信号时的分工机制 (见2006年 PNAS 103,19558-19563 申请人为通讯作者)。本项目计划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系统地研究汉语声调的听觉认知加工机制,研究的重点为使用脑电溯源等技术手段来证实我们所提出的两级听觉认知模型的正确性。本项目利用汉语声调来探索脑的听觉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不同交易收费类型组合的电商平台 双边定价及影响研究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汉语视听觉词汇加工神经机制的比较和认知发展研究
留守对儿童听觉认知加工的影响
汉语认知加工机制与计算模型研究
汉语双字词听觉加工中字、词信息激活的动力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