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来物种所导致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给入侵地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然而,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制仍知之甚少。互花米草是我国政府首批公布的9种入侵中国的外来植物之一,已入侵我国的近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长江河口湾湿地,并造成了危害。本项目拟通过研究长江河口湾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异质性、互花米草的对河口湾湿地的生态适应性、环境异质性对互花米草与土著物种(如芦苇、海三棱藨草)之间竞争关系的影响、互花米草的斑块和种群动态等,从不同的层次水平上分析其成功入侵的机制、对原生湿地生态系统特性及其演替动态的影响,从而揭示互花米草的入侵能力与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可入侵力相互作用的式样和格局,认识入侵生态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并为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水文学机制
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互花米草入侵驱动的长江口盐沼湿地微生境改变及其对鱼类群落的影响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盐沼湿地对繁殖鸟类的影响及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