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反应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低环境负荷兼具节省能源的材料合成和处理方法,完全符合减低甚至无公害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科学技术"新理念。超临界水作为一种新的化学反应媒介在材料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BaTeM2O9(M=Mo,W)是一类典型的既含有d0过渡金属阳离子又含孤对电子阳离子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本课题项目首次提出以超临界水作为反应媒介合成制备多元氧化物钼酸碲钡和钨酸碲钡粉末材料,获得物相纯净、形貌规整、颗粒单分散性良好的BaTeM2O9(M=Mo,W)微纳米材料,实现微纳米材料形貌可控和粒径分布可控。探索超临界水体系的反应进程和微晶生长机理。完成对超临界水体系中合成的这一类新型化合物的光电性能测试。
研究按照计划书顺利进行,目前实验工作基本完成,获得了预期结果。已经发表两篇论文(SCI影响因子>3),一项专利获得授权,两项专利申请中。2-3篇论文待发表。.BaTeM2O9(M=Mo,W)是一类典型的既含有d0过渡金属阳离子又含孤对电子阳离子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由于成分和结构的复杂性,这一类四元氧化物通常都是用常规固相反应来合成。而固相反应的高温过程很容易造成微晶颗粒的聚集与不规则的颗粒形貌,从而影响材料性能。本课题研究的新型超临界水合成方法,在改善微晶形貌方面比较有优势,同时,为其他多元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于环保和绿色化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①根据课题要求设计了新型高温高压水热反应釜,该体系测温更加准确。.②以硝酸钡水溶液、KOH以及钼、碲氧化物为反应物,在超(亚)临界水体反应系中获得了多元氧化物钼酸碲钡微晶粉末材料。微晶材料物相纯净,为规整的薄板形状,尺寸为10微米。同时对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②在超(亚)临界水或亚临界水体系中,使用全固态反应物,不添加KOH,获得了物相纯净、形貌规整的钼酸碲钡微晶粉末材料和钨酸碲钡微晶粉末材料。钼酸碲钡微晶颗粒呈块状,尺寸分布2-3微米。钨酸碲钡微晶颗粒为棒状,棒状微晶长5-6微米,棒端直径100-200纳米。初步实现微晶颗粒形貌的改善与尺寸控制。与之前采用的反应体系相比,该体系使用全固态无机盐和氧化物作为反应物,避免了有毒的可溶性钡离子和有腐蚀性的KOH参与反应,合成过程安全、简便、快速、有重要的环保研究和应用意义。.③在超(亚)临界水体系中,以固体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反应物,成功获得了物相纯净、立方体形状的钼酸碲镁微晶粉末材料。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微晶颗粒尺寸20微米-60微米。并进行了催化性能测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Sc2(MO4)3 (M= Cr,Mo,W)纳米材料的负热膨胀与光电性质研究
含[MCuxSy] (M = Mo, W)功能基元的簇合物的合成及高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TiO2-Ag-Bi2MO6 (M=W, Mo) Z型光催化体系的构筑及其催化增效机制
具有梯度界面的SiC-M(M=W、Mo、Fe、Ti)层状材料的制备及其金属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