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力作用下液滴撞击过冷环境中发热体表面凝固相变传热机理及特性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7602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王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丁玉栋,何先琰,丁斌,谭煜,邹磊,曹磊,张屹然,邓乐东
关键词:
发热导线覆冰机理电场力凝固相变传热液滴撞击
结项摘要

Ice accretion on power lines is paramount for the safety of long-distance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in harsh weather condition in China.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freezing mechanism is of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project aims at multi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droplets which impact on the self-heating cylinder under electric field in sub-cooled environment. Special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intricate influence of electrical field, velocity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on the droplet-impact-based flow and solidification. In the scheme of this project, the research works include: (i) droplet impacting on cylinder in electrical field, (ii) influences of electric-induced-heating of power lines and sub-cooled environment on droplet solidification and ice formation, (ii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ce 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field distortion and (iv) the freez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governed by the hierarchy of coupled extrinsic fields.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phase interface movement and phase-changed solidification during the droplet impacting on the electricity-induced-heating surfaces. Implementation of this research can advance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variation, droplet impacting and movement,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n self-heating surfaces and so on. Also, a mathematical model will be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droplet behavior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fields when impacting on the hot solid surfaces in super cooling circumstances. By virtue of this model,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ice formation can be clearly illustrated. Moreover, another model is expectedly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icing accretion. All these works paved the way to a safer operation of electricity grid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ice technologies.

输电线覆冰对我国电力输运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对覆冰机理的认识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本项目以电场力作用下液滴撞击过冷环境中圆形发热体表面的多相流动与凝固相变传热机理及特性为研究对象,以重点解决电场、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交互影响的多相流动和界面凝固相变传热科学问题为目标,分别开展电场力对液滴运动及撞击、导线发热及与外界过冷环境换热对液滴撞击表面凝固传热、表面覆冰生长对电场畸变及电场力的相互影响,以及多场耦合作用下的覆冰机理与特性等不同层次且相互关联的研究工作。揭示电场力作用下液滴撞击发热体表面的相界面迁移和凝固相变传热的机理,明晰电场分布、液滴运动及撞击行为、发热体表面凝固相变传热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规律,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液滴撞击过冷环境中发热体表面的凝固相变传热理论模型,揭示各参数对覆冰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覆冰生长的预测模型。促进我国电网安全运行及防结冰技术的发展。

项目摘要

覆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对于输电导线,覆冰却是一种威胁,轻则导致电路出现闪络、放电、短路等现象,造成大量的电力损失;重则造成覆冰过重,使得线路舞动以至于线路断裂或是电塔倒塔事故,进而引发大面积电网断电甚至电网崩溃。因此,导线覆冰问题成为了影响电网安全的最大隐患。本项目旨在研究输电导线的覆冰机理,探索外场下液滴与固壁间的多相流动与相界面迁移特性,解决电场、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交互影响的多相流动和界面凝固相变传热等关键科学问题。项目实施至今,已全部完成研究内容,获得以下重要结果:获得了液滴在无电场下的凝固相变传热及相界面迁移特性,探明了壁面性状及微纳结构参数对液固间的动力学行为及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超疏水壁面在-20℃条件下依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效应,同时疏水效应也可有效避免雨滴残留在输电绞线的凹槽中,显著减缓或避免后续的覆冰过程;研究了液滴在电场下的动态特性和荷电机制,获得电场强度与分布、液滴大小、撞击速度、壁面性状等因素对液滴撞击输电导线的动力学特性和荷电规律的影响,实验发现,电场下雨滴撞击壁面的动态行为有三种不同模式,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电场力、液滴毛细力及惯性力是导致不同撞击动态行为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液滴在电场下的凝固成核机制,获得电场强度和方向以及表面浸润性等因素对液滴电场下非均相成核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在约6kV/cm电场时,液滴的结冰延迟时间将会显著降低80%,研究表明了电场的极化作用和液固界面强双电子层作用是促进液滴非均相成核的主要机制;此外,课题组已经成功制备了光热超疏水表面,该表面既可具备超疏水延迟结冰的效果,-15℃条件下,结冰延迟的时长可达1h,同时也具有优良的光热除冰能力,在一个太阳光下,150s以内即可完全除冰,研究结果为输电线研发高效防除冰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王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87210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0066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7144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31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40300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9672139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7119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3300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1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160226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74201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6107105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0109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57402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87317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207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171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10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244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0022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47206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0106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046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7306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077003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500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90619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061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280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77312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303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7135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7410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电场作用下多组分微纳液滴界面输运特性及强化传热机理

批准号:515060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奇成
学科分类:E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电场诱导下液滴撞击仿蛛丝的动力学行为及捕集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0610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郑佳宜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电场作用下微纳液滴在固体壁面的润湿机理及动态特性

批准号:5160603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宋粉红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液滴撞击梯度润湿表面的运动特性及对摩擦发电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5190603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姜东岳
学科分类:E06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