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纳米探针的循环放大技术检测海洋中赤潮生物毒素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87607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李雪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临沂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兴良,任锐,王敏,高继超,颜峰,王维才,袁丹丹,丁来荣,李俊伟
关键词:
纳米生物探针生物放大策略成像分析仿生识别赤潮生物毒素
结项摘要

Facing the need of red tide monitorting and management of state as well as relative basic study, aptamer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 probes were coupled with biocycle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early monitoring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marine red tide biotoxins, which is harmful for the marine ecology and public health. By combination of optics,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biosensor technics, biosensing and imaging methods will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bionic molecular recognition system by screening aptamer and construction of nano bioprobes. The multifunctionalized nano bioprobes would be in coupled with isothermal cycle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high sensitive detection and imaging analysis of multiple red tide biotoxins in complex biosystem and marine environment, meeting the demands of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red tide biotoxins for different precision and space-time scale.

本项目面向国家赤潮监测、管理与相关基础研究的迫切需求,以严重危害海洋生态和公众健康的海洋赤潮毒素的早期监测与定量检测为导向,结合海洋科学、纳米科学和分析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将核酸适体功能化的纳米粒子探针与生物循环放大技术相结合,用于检测分析海洋中赤潮生物毒素。通过筛选核酸适体、构建纳米生物探针等仿生分子识别体系,结合光、电、磁等高灵敏传感技术,建立传感与成像新方法。将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及等温循环放大方法相结合,实现对复杂生物体系及海洋环境中微量或痕量多靶标赤潮毒素的高灵敏检测及成像分析,以满足不同精度、不同时空尺度赤潮毒素的鉴定与定量检测技术体系的要求。

项目摘要

赤潮严重危害海洋生态和公众健康,本项目以赤潮毒素的早期检测、管理和相关基础研究为导向,将海洋科学、纳米科学和分析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技术用于检测分析海洋中赤潮生物毒素。本项目构建了(1)潮藻细胞核酸适体筛选方法,运用SELEX技术,从合成的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中筛选出赤潮毒素的特异性适体;(2)纳米生物探针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仿生识别分子或生物识别分子修饰纳米金、量子点、多孔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磁性纳米粒子等纳米材料,实现了对单个分子或细胞的快速检测和对有毒赤潮藻的高灵敏成像;(3)同时检测石房蛤毒素和大田软海绵酸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核酸外切酶靶标回收和杂交链式反应双扩增信号的无标记比色适配体传感器检测石房蛤毒素。目的旨在建立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赤潮毒素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实现基因水平上的赤潮毒素早期监测,满足不同精度、不同时空尺度要求的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技术体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李雪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7106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307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049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075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71066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780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6101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87020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70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37113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0158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229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7505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315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05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056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0159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0111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7302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036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044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0215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0312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7508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0507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802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4007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余辉发光的分子印迹纳米探针检测海洋中的赤潮毒素

批准号:2097704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荷芳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海洋赤潮毒素新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2120708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程永强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福建邻近海域赤潮毒素磁控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

批准号:4117607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唐点平
学科分类:D060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纳米生物探针现场快速检测活性蓖麻毒素研究

批准号:2120714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孙洁芳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