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和甜料植物,在平地大面积种植中罗汉果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特别是低洼地、熟地或连作地种植中更加严重。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与罗汉果土传病害有密切的联系,尚待研究。.为此,本项目以罗汉果主要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TRFLP和定量PCR等)与传统培养方法相结合,调查罗汉果病地和健康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病情指数;研究套作和轮作方式、施肥制度和种苗类型等对罗汉果连作土壤微生物生态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比较不同病害程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微生物种类等的差异,筛选出降低罗汉果根结线虫和青枯病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条件及适宜的种植制度。.项目的研究将为罗汉果土传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依据,对促进罗汉果规范化种植、提高罗汉果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项目以罗汉果主要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培养方法相结合,调查罗汉果病地和健康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病情指数;调查了套作、轮作、连作方式和种苗类型等对罗汉果果实产量和发病情况的影响。筛选了具有解磷和拮抗作用的功能微生物,所筛选出的芽孢杆菌B1和B2兼改良土壤和防病的作用,若开发为生防菌剂,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筛选出的GL-1菌组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了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氮素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有益微生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此外,由于观察到无籽罗汉果在抗虫性、抗病性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开展了二倍体组培苗与多倍体无籽罗汉果的比较与遗传背景的研究。.综合以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病害程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微生物种类等的差异,筛选出降低罗汉果病虫害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条件及适宜的种植制度。本项目的应用前景良好,该研究将为罗汉果土传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依据,也为了解无籽罗汉果新品种及其遗传背景奠定基础,对促进罗汉果新品种的培育、规范化种植、提高罗汉果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有机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与土传病害抑制机理的研究
轮作方式对黄瓜土传病害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七免耕连作土壤微生态的演变特征与植物土传病害的关联性研究
植烟土壤土传病害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