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出现明显滑动的地震滑坡的地震稳定性是明确的,天然边坡岩土体材料性质可测,其地震稳定性也容易评价。但对于地震过程中仅出现局部变形的边坡,由于边坡体内部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不一致,地震作用下坡体不同位置强度的弱化程度也有差异,震后变形边坡的稳定性较难评价。项目以青海玉树地震中触发的变形边坡为研究对象和工程实例,现场采取岩土体样品进行室内动力测试,研究振动强度对岩土体材料静强度的弱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递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边坡体局部应力分析定义点安全系数。以宏观局部破坏现象为依据,通过宏观破坏现象与点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相吻合为目标,反演变形部位的强度参数,进而依据地震波在坡体内的响应特性和动荷载对土体强度的弱化规律,反演确定坡体其余部位的强度参数。最终采用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据此进行的震后稳定性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整治设计也将更加经济合理。
对玉树地震滑坡现场进行了深入调查。主要地震滑坡类型有:整体滑动型、流滑型、碎屑流型、复合型等。影响地震滑坡的因素主要有:震中距离、宏观震中距离、地表破裂距离、地表峰值加速度(PGA)4个地震因子。.研发了竖向加载多层剪切模型箱,并结合振动台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峰值的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及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采用FLAC3D软件对土体的软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土体软化特性的本构模型。.滑坡在地震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时,在滑体和滑床间形成了加速度差,推导了加速度差的计算公式。以青海省玉树机场路三号滑坡为原型,以飞机场强震观测台实测加速度时程曲线为输入,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动力稳定系数时程曲线。.选取玉树机场路滑坡群0#滑坡第七条块为试验原型,设计了20种加载工况开展振动台试验,重现了滑坡的地震失稳过程,测试了滑坡体的地震响应。.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单元抗剪强度与滑面上平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之比,定义滑坡整体安全系数为单元点安全系数对滑带面积的加权平均值。以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中发生的机场路2号滑坡为例,按0.067s的时间间隔计算每一滑带单元的点安全系数。得到了所有滑带单元的点安全系数时程曲线,据此定量评价了地震滑坡的动力失稳机理。.对某一特定的边坡计算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边坡地震响应分析,比较坡体内各点及地面参考点的地震响应,可以获得边坡体的地震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将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地面设计加速度的乘积作为该点的水平加速度,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得到边坡的最危险应力状态;拟定系列潜在滑面,分析潜在滑面的安全系数,以评价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项目完成了预期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所得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领域的科技进步有一定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智能监测与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裂隙膨胀土边坡损伤规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反倾软岩高陡边坡弯曲倾倒变形破坏时效机理与长期稳定性评价
炭质页岩路堑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