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是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精确识别污染源区,量化其对下游断面物质通量的贡献是认识非点源污染机制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研究选区鄱阳湖昌江子流域为研究对象,以非点源氮迁移的载体 - 径流过程为出发点,基于地表-地下径流相互作用及整体模拟,研究非点源氮在地表、地下径流系统中的迁移路径。提出路径特征矩阵概念描述路径的属性(包括路径所在的径流域及相应路径长度)及该属性对氮滞留降解的影响。在现场河流控制断面径流量与水质指标(各形态氮含量)的监测,以及流域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农业耕作调查基础上,通过路径特征矩阵算子及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源区氮产量与监测断面氮通量的定量关系,从量的角度对源区进行识别与区分。本项研究以源区识别的定量化为目标,以新的思路开展非点源氮污染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非点源氮的污染,量化源区的贡献程度,从而为关键源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源头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典型丘陵区水源地非点源氮素迁移机制研究
松花江流域农田氮迁移过程及其非点源氮污染形成机理研究
寒冷地区非点源氮磷迁移转化规律及流域环境模型研究
农业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水文滞后效应及其定量源解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