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business firms from the presepective of Law of Finance. It first develop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xaming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vestor protection,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and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The propositions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 model are formulated as main hypotheses to be tested in empirical phase of this project. Following that, the project constructs an index measuring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in major countries with respect to law on-paper and law enforcement, which is a proxy for investor protection in empirical test. Lastly, by using a sample of cross-border acquisitons by Chinese firms, the project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on the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controlling for endogeniety by adopting system GMM model. The underlying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other Chinese firms striving on the way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It is also benefical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al institutions pertaining to investor protection, thereby building up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Law and Finance in China. In addition, by using the case of China, conclusisons drawn from the project are expected to enrich evidence and insights for the relevant studies of Law and Finance.
本课题应用"法与金融"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展开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寻法律投资者保护、机构投资者和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一般经济联系,并将推导出来的理论关系作为实证分析部分的关键研究假设;其次,从法律条款和法律执行效率两个方面构建全球主要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评价指数,并作为实证部分的关键研究变量;最后,以历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在克服内生性的前提下,实证检验法律投资者保护水平、机构投资者对跨国并购成败、并购短期收益及长期整合收益的影响。 本课题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后来者的跨国并购实践提供学习和借鉴思路;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改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法与金融"理论体系,并为世界"法与金融"研究提供有关中国本土化的经验支持。
本项目从2014年1月正式启动到2016年12月结题,历时3年。研究工作按照项目计划书的内容和计划有序开展,并伴随研究进展,进行了适时动态调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研究任务:(1)构建了全球主要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评价指数和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库;(2)投资者保护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3)投资者保护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并购方短期市场收益的影响;和 (4)投资者保护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对并购方长期绩效的影响。. 总体来说,项目按照预定计划有序开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研究成果。本项目的成果和特色体现在: (1)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按照预定研究计划展开研究,在《Management Decisio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和《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等国外权威及重要期刊上共发表6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项目主持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4篇,占66.67%,这充分说明了项目主持人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引领作用。(2)投稿论文参加 “第七届公司治理国际会议”、“第九届中国管理学会年会”、“第5届全球中国管理研究会议”、“第81届国际大西洋学会经济年会”,“创新、追赶和国际化国际会议”等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 (3)研究者紧密联系项目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从论文选题 、假设凝练到研究政策建议,充分征求了实务界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见,大幅度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等大型上市企业,产生了较为重要的社会影响和应用价值。 (4)项目在研期间,项目负责人周静晋升博士生导师,参与联合培养博士2名,独立指导已毕业硕士生6名,论文选题均与本项目完全或紧密相关,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另外,项目负责人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谭安杰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就本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多次沟通,并共同开展有关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研究
信息披露、投资者心理偏差和投资者保护
基于制度环境的隐性终极控制权、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研究
机构投资者调研、制度环境与企业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