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属内为什么会出现两大类截然不同的致同进化式样?- - 豆科胡枝子属的ITS致同进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016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徐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玉兰,顾垒,朱章明,赵雪利
关键词:
nrDNA低拷贝核基因ITS致同进化胡枝子属杂交渐渗
结项摘要

The genus Lespedeza (Fabaceae) consists of 40 species disjunctive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 and eastern North America. Taxonomically, Lespedeza is divided into two subgenera, i.e., subg. Lespedeza and subg. Macrolespedeza. Our preliminary study ha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relatively high nrDNA ITS diversity within a genome of Lespedeza, implying incomplete concerted evolution. Most interestingly, ITS clones from each species of subg. Lespedeza form a monophyletic group in phylogenetic tree, while ITS clones from all species of subgen. Macrolespedeza are mixed together with no phylogenetic signal at all. This resulting clone distribution has never been described in angiosperms before. This proposal aims to (1) fully clone and analyse ITS sequences of all 40 Lespedeza species; (2) screen low-copy nuclear genes in order to select two to three rapidly evolving low-copy nuclear genes for Lespedeza; (3) reconstruct reticulate evolution of species of Lespedeza by combining new nuclear data with information of chloroplast gene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btained earlier; (4) compare newly obtaine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with complet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ITS clones in the two subgenera and among the specie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ITS lineages and on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and (5) assess concerted evolutionary rates in ITS by utilizing molecular and fossil evidence, which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in literature.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豆科胡枝子属包含40种,分为胡枝子亚属和大胡枝子亚属。申请者在对胡枝子属的前期研究中发现:胡枝子属ITS序列在基因组内存在多个不同拷贝,证明其致同进化过程不完全;最有趣的是,胡枝子亚属内同一个种的克隆序列往往在系统树上形成单系的支,但大胡枝子亚属内同一个种的克隆序列则与其他种的克隆序列混杂在一起,说明ITS致同进化在两个亚属中进化式样截然不同。这种类似的同一属内所呈现的截然不同的致同进化式样,在裸子植物中有过发现,但在被子植物中国际上尚未见报道。本项目拟通过对胡枝子属所有物种的ITS序列进行充分克隆及分析,并筛选2-3个进化速率较快的低拷贝核基因片段,结合前期叶绿体片段研究结果和形态特征,重建网状进化,再与ITS的致同进化式样进行比较,探讨杂交渐渗对不同致同进化式样的影响。同时利用分子及化石证据,推算ITS的致同进化速率;探讨不完全致同进化对系统发育重建的影响和启示。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选取了胡枝子属的37个种共50个样品进行了ITS序列克隆,得到序列446条,其中有290个不同的克隆子。如此高的多态性暗示胡枝子属内存在明显的ITS致同进化不完全现象。通过对序列GC含量、5.8S特有基序: M1,M2,M3及二级结构的判定,初步推定了36个假基因序列。进一步建树发现:假基因克隆子主要聚为两大支pseudogroup A 和pseudogroup B,还有部分插入到功能基因为主的分支之中。对功能基因序列的分析我们发现,功能拷贝的克隆子在两个亚属的分布模式截然不同:大胡枝子亚属中来自各个不同物种的克隆子混合在一起,代表它们致同进化速率较低;然而,来自胡枝子亚属的不同物种的克隆子各自聚为一个单系或者关系尚未解决并列于某分支基部,这代表它们致同进化速率较高。基于前人的研究(Muir et al., 2001; Grimm et al., 2007)及胡枝子属内存在大量的物种杂交现象(Clewell,1966; Akiyama, 1982; Ohashi et al., 2005),我们推测:杂交渐渗可能是造成ITS在胡枝子属基因组内多态性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ITS克隆序列在两个亚属内截然不同的分布式样可能也是由于其不同的杂交程度及杂交频率造成的。. 为了验证上述推测,我们筛选了单拷贝核基因PGK来进一步重建胡枝子属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和推测属内的网状进化事件。分析结果表明:胡枝子属存在一些明显的网状进化事件,如L.jiangxinensis、L.virginica以及L.daurica的样品都是杂交起源;另外,频繁的种间杂交可能在大胡枝子亚属的进化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应证了前面ITS致同进化不完全的推论。. 基于PGK基因推断的三个杂交物种样品:在ITS分析中都仅表现为单一亲本,在L.jiangxinensis 和L.daurica中,其继承了母本的遗传信息;而在L.virginica中,其继承了父本的遗传信息。结果表明:核糖体DNA尽管是双亲遗传,但由于受致同进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双亲同质化的现象,后代随机保存双亲之一的遗传信息。因此,利用ITS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和探讨杂交及多倍体进进化等许多系统与进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时,除了要充分考虑和排除假基因的影响外,还要对其双亲同质化现象引起高度重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徐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0272041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0106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082030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8167274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7226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6043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6401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0405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922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093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6401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603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0412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731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08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31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12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6004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7217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6020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019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122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6037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076024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7109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臭蛙属物种同域共存机制及进化模式研究

批准号:3187222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晓虹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世界胡枝子属植物的演化与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8870063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陈家瑞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兰科槽舌兰属在横断山地区的时空进化式样

批准号:3130018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向小果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龙胆属植物中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的功能分异和进化式样研究

批准号:314001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肖夏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