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严重危害口腔健康,且为多种全身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从微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方面综合研究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是口腔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之一。本项目拟以汉族为对照,针对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不同年龄组人群,通过环境因素调查与牙周炎流行病学调查、龈下菌斑及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唾液理化因素检测、矿物质元素对牙周炎致病菌生长及黏附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明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阐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唾液理化因素的关系,揭示矿物质元素影响牙周炎致病菌黏附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不同民族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牙周炎发病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为牙周炎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目前,由于人类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推进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的识别及分析能力已可以达到99.99%,可以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病因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是宏基因组研究中的一个分支,是口腔微生物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相关研究已发现,牙周病的发病是由于口腔菌群的失调而造成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可疑致病菌,而并非是某几种单独或特定的致病菌造成。东乡、保安及裕固族是甘肃的三个特有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水平低下,为牙周炎的微生物病因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队列研究基础。因此,本项目利用克隆文库法及高通量测序法对三个特有少数民族牙周炎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均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与炎性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1、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民族不同可能有相关性;2、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牙周炎的发病相关,但更多地体现在低的分级水平,在门水平,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能趋于稳定;3、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炎性因子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以上结果对后续的牙周炎病因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提示牙周炎的病因学研究,不仅要在某几个炎性因子或者某几个致病菌的研究中寻找机制,而且应结合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筛查,以期早日实现牙周炎实验室诊断及预防手段的建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儿童口腔微生物群体感应与龋病的相互关系研究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龋病相关微生物的生态遗传特征研究
甘肃金昌镍污染区人体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体质特征及体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