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过程中六氯丁二烯的形成机制及排放特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5071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张海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彬斌,周欣,丁佳锋,沈捷,童丽丽
关键词:
形成机制六氯丁二烯排放特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垃圾焚烧
结项摘要

Hexachlorobutadiene (HCBD) is an emerging chemical pollutant. Wide application of HCBD i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has caused new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e to it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properties, HCBD was proposed to list into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 in 2011.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care basic data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HCBD. The subject of HCBD has rarely been studied to date in China. The applicant has done a lot of work on developing analytical methods,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s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HCBD during the period of PhD. Levels and distributions of HCB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base of previous work, we will do researches on the formation and emission of HCBD during waste incineration in this study.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sources of HCB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its formation during waste inciner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Meanwhile, levels of other chlorinated compound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analytes and HCBD will be also researched to propose the important precursors and mechanisms of HCBD forming during waste incineration.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abating HCBD pollution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helping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HCBD in solid waste in China.

作为一种新型化学污染物,六氯丁二烯(Hexachlorobutadiene,HCBD)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引发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鉴于其POPs特性,HCBD于2011年被提议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然而,目前我国在HCBD环境行为研究方面缺乏基本数据,若干领域属于空白。申请者在博士期间率先开展了HCBD分析方法、环境分布和潜在点源鉴定研究,对污水处理厂HCBD的赋存水平与分布进行了探索,论文发表在ES&T杂志。本项目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围绕垃圾焚烧过程中HCBD的生成和排放开展研究,结合实际焚烧工况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垃圾焚烧过程中HCBD的赋存特征、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样品中其它氯代化合物的含量及与HCBD形成量的相关性,筛查出HCBD形成的重要前驱体,并推断相应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消减垃圾焚烧造成的HCBD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固体废弃物中HCBD的有效控制。

项目摘要

我国关于六氯丁二烯(新型受控POPs)的数据匮乏。本项目针对垃圾焚烧过程中六氯丁二烯的形成机制及排放特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同时分析了氯苯(垃圾焚烧产生的常见污染物)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焚烧飞灰中六氯丁二烯和氯苯分析方法的建立:基于超声萃取,硅胶-弗罗里土复合柱净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技术建立了焚烧飞灰中六氯丁二烯及氯苯的分析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后,该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0.25-0.53 ng/g),准确度(加标回收率64.0-71.4%)和精密度(RSD<14%)均令人满意。相比索氏提取,超声萃取所需时间和有机溶剂较少;相比加速溶剂萃取,其成本较低,可在普通实验室得到应用。. (2)垃圾焚烧厂六氯丁二烯及氯苯的排放特征:重点考察了浙江地区垃圾焚烧飞灰中六氯丁二烯和氯苯的赋存情况。26个垃圾焚烧厂飞灰中目标物均有检出,总体上六氯丁二烯的含量低于氯苯,其浓度范围为<0.12 - 97.6 ng/g,几何平均值为0.91 ng/g。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目标物浓度高于市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浓度。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垃圾焚烧过程存在六氯丁二烯的排放,焚烧垃圾成分是影响飞灰中目标物的主要因素之一。. (3)垃圾焚烧过程六氯丁二烯及氯苯的生成特征和机制:选择常用的塑料作为焚烧材料,模拟焚烧实验结果表明,塑料焚烧可新生成六氯丁二烯及氯苯,这些物质主要分布在气相中。六氯丁二烯的生成浓度低于氯苯总量1-3个数量级。塑料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种类均会影响目标物的生成。推测塑料高温裂解产生乙炔、乙烯、苯乙烯等小分子中间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氯化、氧化和聚合等反应是塑料焚烧产生目标污染物的主要机理。据此提出需重点关注电子垃圾废物处置。. 本项目首次证实了我国垃圾焚烧过程存在六氯丁二烯的生成和排放,了解了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机理,填补了该领域的数据空白,为我国在国际公约谈判及制定相关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张海燕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47304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061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30300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37201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2007429
批准年份:202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27101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147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7029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131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115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0211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71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031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6024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7102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0321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422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12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524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83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0819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6001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031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0213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7425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001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2610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7421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049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081701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176207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7306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6044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0607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U183112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540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7604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97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288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50402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7416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7419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7411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819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50134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实测的城市生活垃圾露天焚烧有害重金属大气排放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

批准号:2150702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程轲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UP-POPs的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原理

批准号:5083800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余刚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电子垃圾拆解排放VOCs暴露的尿液代谢特征及代谢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736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冉冉
学科分类:D07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种重金属资源化回收的研究

批准号:5080605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韩军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