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是畲医病证论治中针对痹症治疗的特色药,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确切。目前,国内外对龙须藤研究甚少,其化学成分和抗RA生物活性研究未见报道。申请者首次发现龙须藤正丁醇部位抗RA活性与雷公藤多苷相当,且呈剂量依赖性。本研究拟以CIA大鼠为药效筛选模型,进行龙须藤正丁醇部位中有效部位的分离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RT-PCR、Western blot、基因克隆、细胞转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龙须藤有效部位对TLRs/NF-κB信号通路中TLR4、下游接头分子(MyD88、TRIF)、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相关靶基因(IL-6、IL-8、TNF-α)表达的影响,系统阐明龙须藤抗RA的作用机制,揭示其作用靶点。
本项目按原计划完成。即以CIA大鼠为药效筛选模型,筛选出了龙须藤有效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利用正相和反相低压层析(LPLC)、中压液相层析MPLC)、制备型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各种现代层析技术,对龙须藤有效部位进行活性成分的分离;利用制备型HPLC 或中压柱层析方法制备活性成分,供结构鉴定、药理筛选;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包括1H-NMR、13C-NMR、FAB-MS、ESI-MS、X-射线衍射等鉴定化学结构。同时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对有效部位进行活性验证。建立了体内外模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和LPS诱导的滑膜细胞模型), 并采用RT-PCR、Western blot、基因克隆、细胞转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龙须藤有效部位对TLRs/NF-κB 信号通路中TLR4、下游接头分子(MyD88、TRIF)、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相关靶基因(IL-6、IL-8、TNF-α)表达的影响,系统的阐述了龙须藤抗RA 的作用机制。已发表相关论文5 篇,已接收待刊出1 篇。撰写相关研究论文投稿中2 篇。已申请发明专利2 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Bousangine A, a novel C-17-nor aspidosperma-type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 from Bousigonia angustifolia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基于TLR4抑制作用的民族药蝉翼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苗药黑骨藤中奎宁酸酯类化合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Nox-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畲药三叶青总黄酮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畲药白山毛桃根治疗胃癌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