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东部武夷山八都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219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李建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岳,李勇,熊金红,马之力
关键词:
年代学华南武夷山构造变形韧性剪切带
结项摘要

The Indosini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 and its geodynamic origin have long been important issues to understand the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reconstruction of South China. Although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by decades of work, many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the structural feature and deformation chronology remain; they are reflected in various geodynamic model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including the intra-continental oblique subduction model, the Paleo-Pacific flat subduction model, and the South China-Indochina collision model. The Badu ductile shear zon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Wuyishan, displays Triassic amphibolite-facies metamorphism and pervasively ductile deformation that is thus optimal to unravel the Indosinian structural feature and deformation geochronology of South China. This study will conduct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micro-structural, EBSD and thermochronological analyses in this zone, aiming at constraining its geometry, kinematics, tim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 of ductile shearing, and discussing its geodynamic origin. It ha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providing crucial evidences on constraining structural and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geodynamic origin of the Indosini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

华南印支期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一直是了解华南显生宙大陆改造过程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前人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关于印支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年代学,仍存在争议。几种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先后被提出,如:陆内斜向俯冲模型, 古太平洋板块平俯冲模型、华南大陆与印支地块陆-陆碰撞模型。八都韧性剪切带位于华南东部武夷山东缘,以三叠纪角闪岩相变质和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为特征,是研究华南大陆印支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时代的理想对象。本项目拟运用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观测、石英c轴组构EBSD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等研究手段, 确定八都剪切带韧性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厘定韧性剪切变形的时代, 并探讨八都剪切带的动力学成因。本项目研究意义在于为建立华南大陆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变形和年代学框架提供地质依据,为探讨华南印支期构造演化与陆内斜向俯冲或陆缘板块碰撞作用的动力学联系提供关键素材。

项目摘要

华南印支期构造演化及动力学研究一直是了解东亚大陆显生宙大陆改造过程的热点问题之一。八都韧性剪切带位于华夏地块北部,以三叠纪高级变质和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为特征,是研究华南大陆印支期构造演化及动力学的理想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观测、石英c轴组构和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的基础上, 本研究确定八都剪切带中糜棱面理走向NE-SW, 以透入性面状构造的发育为特征,倾角>65°。拉伸线理以发生强烈塑性拉伸的石英和定向排列的云母、长石类矿物为典型特征, 其侧伏向SSW,侧伏角<30°。剪切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揉皱和S-C组构等,均指示以右旋斜向走滑剪切为主。变质锆石U-Pb和白云母Ar-Ar年代学资料表明韧性剪切变形时代为245-228 Ma。同时,本研究还确定切割韧性剪切带的花岗质脉年龄为221Ma,剪切带中糜棱岩的黑云母Ar-Ar年龄为204Ma,它们分别记录了后造山期的岩浆和冷却作用的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中三叠世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在华南大陆广泛分布,与之伴生的,为近E-W向逆冲和褶皱构造。这些中三叠世构造变形式样,总体反映了区域NNE-SSW地壳缩短,它们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华南大陆沿南、北陆缘与Indochina和华北地块陆-陆碰撞造山的远程效应有关。.江南造山带和陈蔡地区发育典型的压扭性断层系统,由一系列以逆冲和走滑斜冲为主的韧性剪切带组成,这些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对研究华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早古生代,江南造山带以E-W走向右行走滑剪切和NE-SW走向逆冲剪切变形为主;陈蔡地区以NE-SW走向左行(斜向逆冲)剪切变形为主,变质级别达绿片岩相-角闪岩相。这两个地区峰期变形变质时代为460-420Ma,并经历了后造山期(400-370Ma)冷却抬升。综合本文和前人发表的数据,本研究厘定了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的空间位置,其横穿江南造山带并延伸至武夷山,扬子东南褶皱冲断带为造山带的前陆带。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导致华南陆壳发生显著NW-SE缩短和加厚,造山作用的驱动力与Gondwana大陆聚合过程中华南大陆与澳大利亚地块的俯冲/碰撞作用相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5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李建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36103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9200007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9942021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5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150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090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93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7108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505008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246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7117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8900020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310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37376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67217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244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70302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214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07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0026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242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7260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7104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7206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020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127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19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53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302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212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0012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0037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0302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130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北阿尔金南缘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8022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玉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江南造山带景德镇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40217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徐先兵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条山北缘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

批准号:4170221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崔加伟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吉林东部古洞河韧性变形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220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关庆彬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