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免疫预防是防止包虫病流行比较理想的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表位疫苗成为分子疫苗的研究热点,它是根据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制备而成的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重组表位疫苗及表位核酸疫苗等形式,是目前研制抗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寄生虫病疫苗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在前期经过重组的GIY162蛋白基础上,运用近期研究的比较热门的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表位所在的位置,联合多种软件的预测结果,将GIY162中所包含的表位肽段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克隆,诱导,表达。最后用这些重组蛋白进行噬菌体肽库和western blot鉴定,对合成的蛋白进行检测和筛选,可以确定免疫原性强的表位区域为G1Y162的优势抗原表位区域,从而为下一步多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新疆是我国包虫病高发区之一,研制有效的控制包虫病流行的新型疫苗是促进西部牧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方法:本研究在前期获得重组GIY162 蛋白的基础上,采用多软件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表位及所在位置,将GIY162 中所包含的表位肽段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克隆,诱导,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感染模型,检测抗体效价、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h1/Th2型细胞因子等各项指标,探讨含有优势表位的重组蛋白疫苗对宿主抵抗棘球蚴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评价其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免疫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犬,观察该疫苗的现场保护效果。结果:通过多软件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及T-B联合表位所在区域,选择大小不同的表位区域构建EgGIY162-1和EgGIY162-2原核表达载体,诱导纯化出分子量大小约为26.2kDa和28.1kDa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与感染犬血清及包虫病患者血清间存在阳性反应,且能诱导感染小鼠分别产生58.10%和64.10%的免疫保护作用,对终末宿主犬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含有T-B联合表位区域的EgGIY162-1和EgGIY162-2重组蛋白疫苗对宿主抵抗棘球蚴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为寻找控制包虫病传染源的有效疫苗,进一步开展包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奠定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室温注氢Fe-Cr合金在不同温度退火后位错环的表征
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细粒棘球蚴B抗原亚基特异性表位重组抗原的构建
细粒棘球蚴虫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噬菌体肽库筛选泡球蚴Em18抗原表位及其免疫诊断特性的研究
细粒棘球蚴特异抗原成份的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