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输入对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碳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38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王晖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展,郑路,明安刚,于浩龙,黄雪蔓,刘彦春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土壤碳凋落物人工林南亚热带
结项摘要

发展乡土阔叶人工林正逐渐成为替代大面积针叶人工林的有前景的森林经营模式。造林树种的变化势必会改变凋落物的质和量,植被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的主要因子,然而由凋落物输入变化及其引发的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对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以凋落物添加、去除和转移的野外控制实验为主要手段,通过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叶输入和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变化及其引发的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揭示凋落物输入对我国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碳化学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为系统地评价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以及为筛选具有更高土壤固碳潜力和可持续固碳能力的造林树种和人工林凋落物的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为我国政府制定的通过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摘要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乡土阔叶人工林,正逐渐替代我国亚热带及世界上其他地区大面积分布的针叶人工林,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树种改变会改变凋落物的类型和化学性质,由此影响土壤碳固持潜力。然而,控制凋落物碳存留于土壤的主要因素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凋落物中不易分解的组分会通过选择性存留进入土壤;土壤微生物调控的凋落物分解及再合成过程也是土壤碳固持的途径。因此,不同种类和化学性质的凋落物输入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组分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项目于2011年8月在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的林龄30年的马尾松人工林下,布置“保留根系添加马尾松针”、“保留根系去除马尾松针”、“断根添加马尾松针”、“断根添加杉木叶”、“断根添加红锥叶”、“断根添加格木叶”和“断根去除地表凋落物(对照)”7个处理,每个样方的面积为2 m × 2 m,共设4个重复,合计28个样方。每个月在附近的相同林龄的人工纯林各收获一次新鲜凋落物。称出相同干重的马尾松针、杉木叶、红锥叶和格木叶,向各相应处理样方添加相应的凋落物叶。通过不同树种凋落物叶输入和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变化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不同功能和质量的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化学组分的影响,分析由凋落物引发的土壤微生物的激发作用及群落组成的改变对土壤碳积累过程的影响。. 研究发现凋落物输入处理的土壤碳含量低于或近似于无凋落物输入样方;化学质量较高的格木和红椎凋落物输入处理的土壤碳含量低于较低化学质量的马尾松和杉木凋落物输入处理;保留根系而无凋落物输入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去除根系处理样方。针叶树种凋落物处理与阔叶树种凋落物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构成分异明显;土壤碳化学组分与凋落物碳化学组分之间没有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指标真菌/细菌关系明显。. 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功能和质量凋落物处理对土壤碳的积累和组分有不同的影响,阔叶凋落物比针叶凋落物具有较强的微生物激发作用,促进林分土壤中原有碳的更快的周转并分解。本研究强调了凋落物化学性质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土壤碳化学组分的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为筛选具有更高土壤固碳能力的造林树种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王晖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46804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7834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515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056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0401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6302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87205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280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7410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407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845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0410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47412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77320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230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9374002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7114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186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062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90073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37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59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96700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070870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311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53012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190406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033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碳输入变化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碳沉积及过程的影响

批准号:3107043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菊秀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亚热带人工林内蚯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批准号:4117121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健雄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林下芒萁层凋落物拦截对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批准号:3100021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龙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根系凋落物分解及土壤碳输入的影响

批准号:4180109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金东艳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