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富氢金属氢化物LiHn(n=2-8)可能在高压下形成稳定的"类分子氢"金属晶体,并可能具有超导电性。为此,富氢金属氢化物成为高压研究的热点。项目组通过对CaH6的初步研究发现,新型富氢碱土金属氢化物MH2n(M=Ca, Sr, Ba;n=2-6)却可能在高压下形成奇异的"类原子氢"金属晶体,该体系的高压研究有望获得原始创新。本项目拟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晶体结构预测技术,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探索新型富氢碱土金属氢化物MH2n在不同压力区间的晶体结构,构筑高压相图,获得类原子氢金属相的稳定区间,并研究其电子、晶格动力学与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性质。通过求解超导能隙方程,合理判断类原子氢高压相具有超导电性的可能性,揭示该结构类型与超导电性具有何种定性或定量的关联,为获得具有"类原子氢"结构的新型富氢超导体提供理论支撑。
2004年美国物理学家N. Ashcroft教授提出“富氢金属合金是潜在的高温超导体”这一著名假说。此后,富氢金属氢化物的结构与超导电性成为高压科学的研究热点。本项目中我们利用课题组发展的CALYPSO方法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富氢化合物,获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构筑了Ca-H体系的高压相图,预言CaH6在150-300万大气压时成为体系的最稳相,指出CaH6布里渊区中心Г点简并能级上电子的未满占据态可能诱发动态Jahn–Teller效应进而导致强电子-声子耦合和高超导电性,并基于BCS理论预测CaH6的超导转变温度在150万大气压时达到220开尔文,超过之前报道的所有氢化物。2)研究了BeH2的高压相变序列,预言202万大气压时BeH2通过R-3m到Cmcm的压致相变实现金属化,并基于BCS理论预测BeH2的超导转变温度在250万大气压时达到38开尔文。3)构筑了Cl-H体系的高压相图,预言H5Cl可以在60万大气压下被合成,该结构包含奇异的H3+分子离子,这是H3+分子离子首次在化合物中被预言可以稳定存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在现有实验条件下验证Ashcroft的假说指出了适宜的实验材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高压下新型碱土金属碳化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高压下新型氢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高压下新型贵金属氢化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碱土金属硼氢化物的合成、结构特性及其储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