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后导致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功能损伤和免疫缺陷,其中慢性HIV感染阶段单核细胞的功能损伤主要认为与IL-10、IL-12p40、MCP-1等的分泌能力变化有关。但对于HIV感染其他阶段如急性感染、早期感染、精英控制者中单核细胞的功能研究尚缺乏足够认识。本项目基于HIV感染不同阶段的特点,聚焦于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表型特征、功能变化及其与宿主疾病状态的关联性研究,观察各亚群单核细胞在HIV疾病进展中的比例变化、表型特征和功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感染阶段单核细胞各亚群对TLR配体的反应性、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和T细胞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变化特征和机制研究,同时对TLR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进行检测,分析HIV感染导致单核细胞内TLR通路变化的规律。本项目旨在挖掘单核细胞在HIV感染所致免疫缺损中的功能特点和潜在机制,为探索单核细胞相关的免疫控制新策略寻找靶点。
本研究通过比较HIV感染不同阶段外周血单核细胞的亚群、表型特征和功能变化,探索单核细胞相关免疫因素与宿主疾病状态的关联性,综合研究单核细胞在HIV感染的不同状态下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损伤的特点。本研究发现,HIV-1早期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CD16+)和非经典单核细胞(CD14dimCD16+)数量均升高,且与CD4数量呈负相关;而经典单核细胞(CD14++CD16-)数量则显著降低。三种单核细胞亚型中单核细胞-血小板复合物(monocyte–platelet aggregates,MPA)百分比在HIV-1早期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中均升高且与血浆病毒载量成正相关。各亚型单核细胞表面MPA形成的关键分子PSGL-1表达水平在HIV-1感染者中显著降低。单核细胞免疫活化标志物-血浆sCD14和sCD163水平在HIV-1感染者体内显著升高,且与血浆病毒载量成正相关,而与CD4水平负相关。MPA百分比与sCD163水平正相关,由于MPA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单核细胞免疫活化可能导致MPA水平升高,从而对HIV-1感染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HIV-1早期感染者,单核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80、CD86、CD40 和抑制分子PD-L1表达均升高,CD40表达水平与血浆病毒载量正相关。HIV-1早期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均显著升高。进一步对HIV-1早期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TLR配体LPS和Pam3CSK4刺激后,单核细胞活化成熟能力降低,表现为HLA-DR、CD80、CD86、PD-L1表达增加均较健康对照低,而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增加,表明在HIV-1感染早期,单核细胞即受到损伤并处于免疫活化状态,受TLR配体刺激后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可能与HIV-1感染后的微生物移位和免疫活化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初步建立了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ADCC)检测方法,并对HIV-1和HCV感染中单核细胞介导的ADCC功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基于HIV感染者单核细胞研究平台的建立,我们也对HCV感染者的单核细胞功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性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零样本学习综述
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要素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脓毒症后不同阶段大鼠单核细胞功能变化的机制研究
长角血蜱不同发育阶段及感染状态差异microRNA鉴定与功能预测
HCV慢性感染者和病毒自发清除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