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对于海参共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刚刚开始,国内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以抗肿瘤药理筛选模型为导向、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鲜采集的我国海参的共附生微生物的活性菌株进行分离和培养,以现代色谱学以及现代波谱学等技术手段,从这些活性菌株次生代谢产物中快速分离并结构确定具有靶向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发现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通过考察海参共附生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拓展发现新药先导化合物的生物资源。这不但可以弥补海参样本因为采集困难导致的活性化合物样品不足的缺陷,而且也避免了从海洋环境微生物中广泛筛选活性菌株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几率。同时,通过对海参共附生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可以初步探索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来源及可能的生态学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分子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聚酰胺-金纳米偶联物的构建及其下调PD-1基因诱导T细胞功能恢复和c-Myc基因促进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Sinularia软珊瑚共附生微生物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南海长棘海星共附生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红树林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红蓼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