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结合各种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资料,冰芯资料,极地MM5模拟数据以及经验方法等重建物质平衡的各个分量(包括液体和固体降水,表面水汽蒸发,吹雪升华,融水径流)的长期数据。分析物质平衡及其各个分量对1840-2007年间的气候事件的响应(主要包括火山爆发和显著冷期,暖期), 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从而揭示影响格陵兰物质平衡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格陵兰在近100年对全球海平面的贡献。
格陵兰冰川的径流量显著增加,与格陵兰南部气候变暖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冰川表面融化率可以解释60-90%的冰川流量。利用极地MM5模式模拟的融化率与冰川径流量的统计关系,使用经验模式可以重建格陵兰南部冰川的总径流量,本研究对格陵兰冰川对全球海平面的潜在贡献进行了估算。. 格陵兰冰川的边缘部分显著变薄,边缘的溢出冰川的流速加快并撤退。卫星观测显示在2000到2005年间格陵兰的三个最大的溢出冰川几乎同步出现了加速和撤退,这样的变化会导致格陵兰冰川负的质量平衡,即质量流失。格陵兰冰川明显的质量流失是全球海平面升高的一个明显的潜在因素。本项目进一步利用极地MM5模式模拟的冰川表面融化以及卫星观测的冰川流速的观测对格陵兰冰川的质量流失和流速变化进行了研究, 发现冰川表面的融化(正温度的天数)与冰川的流速出现了一个同步的变化,意味着二者的因果关系。不同冰川的加速和减速与大气温度引起的冰川表面融化之间有显著差异,意味着冰表面的融化与冰川动力机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复杂关系的且与冰川底部的地形、海洋动力等紧密相连。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格陵兰冰盖表面融水输送关键过程遥感监测
格陵兰冰盖表面水系形态特征与融水输送效率遥感研究
基于实测数据的南极冰盖表面物质平衡模拟与新算法建立
利用卫星测高研究冰盖动力过程及物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