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是气象卫星在轨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卫星运行、发挥气象卫星效益、推进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基于上述需求,研究并实现固定目标等效失配角建模与解算方法;研究并实现气象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低质量地标图像亚像素匹配算法;研究并实现基于在轨观测数据的图像定位在轨性能统一评价模型;研究并实现一个具有统一一致接口的集成化软件研发平台,以统一的数据模型来表达不同类型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在统一的算法框架中抽象各种算法,同时基于该平台研究并开发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原型系统。通过本研究,可以精确评价目前已经在轨运行的FY-2C、2D/2E及/FY-3A/B图像导航在轨性能,并为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FY-4号图像导航在轨评价做好理论储备。同时,本研究可以作为其他对地观测卫星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的重要参考。
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是对地观测卫星在轨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卫星运行、发挥气象卫星效益、推进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本项目通过利用固定目标匹配,开展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经过四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研究并实现了固定目标等效失配角建模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并实现了气象卫星自动地标匹配算法;建立了基于在轨观测数据的图像定位在轨性能统一评价模型,并研发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原型系统。研究成果已经在目前的主力业务卫星FY-2、FY-3上得到了应用,将FY-3卫星资料定位精度提高至全区域一个像素,达到了国际同期同类业务卫星相同性能。同时已经作为即将发射的FY-4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内容。本研究可以作为其他对地观测卫星图像导航在轨性能评价的重要参考。以工作内容为基础,课题组发表文章4篇(1篇SCI,2篇EI),撰写技术报告4份。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申请人)、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申请人)。课题负责人2015年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研究团队2015年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遴选为创新团队,团队成员1人次晋升正高职称,1人次晋升副高职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极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导航定位研究
在轨视频图像特征提取与压缩关键技术研究
图像和非图像信息融合导航关键技术研究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高精度自动图像导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