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端粒-p53通路、shelterin研究肾主骨生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衰竭中发病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308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王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延峰,郝明巨,王敬毅,宋洪泉,刘奎,崔思远,吴晓龙,卢聪聪
关键词:
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肾主骨生髓骨髓衰竭端粒p53通路再生障碍性贫血
结项摘要

"Kidney controlling bones and producing marrow" in TCM Classic Theories neijing has practical singnificance to interpret and research pathogenesis, prognosis and to put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ideas of the bone marrow exhaustion disease. Bone marrow exhaustion disease is a group of hematopoietic dysfunction disease. Aplastic anemia is common in bone marrow exhaustion disease.Studies found that shorten telomere, telomerase and telomere related protein abnormal express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aplastic anemia. Guid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al theory, we use an entry point with telomere-p53 pathway, TERT, dyskerin, shelterin and MRE11,Ku80,RPA1 to look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clinical and pathogenic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kidney controlling bones and producing marrow" and aplastic anemia .Combine with bone marrow pathology, bone marrow cytology, peripheral blo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of aplastic anemia ,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one marrow with aplastic anemia can be further researched.Specific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in aplastic anemia may provide new knowledge about oncogenesis and useful clinical markers, but would also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agents.

中医经典《内经》"肾主骨生髓"理论,用于解释研究骨髓衰竭性疾病,对该病发病机制、预后及提出中医药治疗策略和理念均具有现实意义。骨髓衰竭性疾病是一组以造血功能不良为主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血液病中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有研究发现,端粒缩短、端粒酶及端粒相关蛋白异常表达在再障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以端粒-p53通路、端粒酶(TERT、dyskerin)及端粒相关蛋白(shelterin、MRE11、Ku80、RPA1)为切入点,从分子水平来寻找中医肾生骨髓理论与再障临床及发病的结合点,并结合骨髓病理学、骨髓细胞学相关检查及外周血表现共同分析,同时结合再障的中医证候,进一步研究肾主骨生髓在再障骨髓衰竭发病中的分子机制,以期通过发现这些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对再障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认识和有用的临床标记,也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临床靶点。

项目摘要

一、项目的背景.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血液病中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端粒、端粒酶以及端粒相关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再障主要病变部位在骨髓,基本病机在于肾虚髓枯。肾虚、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衰老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中医“肾生骨髓”、“肾主封藏”等理论,补肾可以保持端粒的稳定,从而延缓细胞的凋亡、衰老。.二、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外周血常规指标、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学检测,评价再障患者骨髓衰竭程度;检测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长度,端粒酶及端粒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再障中医证型分析上述指标变化特点,来研究再障肾虚髓枯发病的分子机制。.三、重要结果及关键数据. 1. 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成分及CD34+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2. 再障患者TRF1、TPP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ERT、dyskerin、TRF2、POT1、TIN2、RAP1、MRE11、Ku80、RPA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端粒长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 中医各证型间,TRF1、TPP1在肾阴虚型最高,肾阴阳两虚型次之,肾阳虚型再次之;TERT、dyskerin、TRF2、TIN2、POT1、RAP1、MRE11、Ku80、RPA1在肾阴虚型中最低,肾阴阳两虚型次之,肾阳虚型再次之;端粒长度在肾阴虚型中最短,肾阴阳两虚型次之,肾阳虚型再次之。. 4. 再障患者p53、p2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5. TIN2 mRNA表达水平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有明显相关性;端粒长度、POT1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有明显相关性。. 6. 端粒长度、端粒酶、端粒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四、科学意义. 本研究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结合再障肾虚的中医证候,通过分析再障骨髓上述指标的变化,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再障肾虚髓枯的发病机制,更好的将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相联系,为再障中医药治疗策略和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实验及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4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5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王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57349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261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845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13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0182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87311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080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0713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75410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9670679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0140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07070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4008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分子基础研究

批准号:3027156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李瀚旻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肾主骨生髓”-基于外泌体miRNAs研究补肾中药调控B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818732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荣华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骨碎补增强VEGF信号促进局部血管形成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0344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上官文姬
学科分类:H311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从卵细胞再生研究肾主骨生髓、主生殖的关联及归肾丸防治卵巢早衰的机制

批准号:8117339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明敏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